[1] |
刘基伟, 闵素芹, 金梦迪. 基于分布式感知深度神经网络的高分辨率PM2.5值估算[J]. 地理学报, 2021, 76(1): 191-205. |
[2] |
张喆, 丁建丽, 王瑾杰. 中亚沙尘气溶胶时空分布特征及潜在扩散特性分析[J]. 地理学报, 2017, 72(3): 507-520. |
[3] |
刘小康, 饶志国, 张肖剑, 黄伟, 陈建徽, 陈发虎. 天山地区大气降水氧同位素的影响因素及其对西风环流变化的指示意义[J]. 地理学报, 2015, 70(1): 97-109. |
[4] |
黄一民, 孙葭, 黄一斌, 章新平. 基于TES 反演数据的亚洲中低纬度地区大气水汽δD 的时空分布[J]. 地理学报, 2014, 69(11): 1661-1672. |
[5] |
王欢, 郝志新, 郑景云. 1750-2010年强火山喷发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J]. 地理学报, 2014, 69(1): 134-140. |
[6] |
周顺武, 吴萍, 王传辉, 韩军彩. 青藏高原夏季上空水汽含量演变特征及其与降水的关系[J]. 地理学报, 2011, 66(11): 1466-1478. |
[7] |
杨青, 刘晓阳, 崔彩霞, 李军, 刘蕊. 塔里木盆地水汽含量的计算与特征分析[J]. 地理学报, 2010, 65(7): 853-862. |
[8] |
施小英1, 施晓晖1, 毛嘉富2. 夏季东亚地区水汽输送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对中国东部降水的影响[J]. 地理学报, 2009, 64(7): 861-870. |
[9] |
王霄,巩远发,岑思弦. 夏半年青藏高原“湿池” 的水汽分布 及水汽输送特征[J]. 地理学报, 2009, 64(5): 601-608. |
[10] |
刘昌明,刘小莽,郑红星,曾燕. 海河流域太阳辐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J]. 地理学报, 2009, 64(11): 1283-1291. |
[11] |
张自银, 龚道溢, 郭栋, 何学兆, 雷杨娜. 我国南方冬季异常低温和异常降水事件分析[J]. 地理学报, 2008, 63(9): 899-912. |
[12] |
蒋兴文, 李跃清, 王鑫. 中国地区水汽输送异常特征及其 与长江流域旱涝的关系[J]. 地理学报, 2008, 63(5): 482-490. |
[13] |
柳鉴容,宋献方,袁国富,孙晓敏,刘鑫,陈锋,王志民,王仕琴. 西北地区大气降水δ18O 的特征及水汽来源[J]. 地理学报, 2008, 63(1): 12-22. |
[14] |
杜军, 边多, 胡军, 廖健, 周明君. 西藏近35 年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地理学报, 2007, 62(5): 492-500. |
[15] |
张明军,效存德,任贾文,李忠勤,秦大河. Lambert冰川流域东西两侧气候环境变化[J]. 地理学报, 2004, 59(5): 709-7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