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报 ›› 1978, Vol. 33 ›› Issue (1): 63-77.doi: 10.11821/xb197801005
• 论文 • 上一篇
李文彦
出版日期:
1978-01-15
发布日期:
1978-01-15
Li Wen-yan
Online:
1978-01-15
Published:
1978-01-15
摘要: 煤炭资源的开发在国民经济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现代工业尤其是重工业赖以发展的基础,而且随之发展起许许多多的矿业城镇,成为一种独特类型的城镇居民点。
李文彦. 煤矿城市的工业发展与城市规划问题[J]. 地理学报, 1978, 33(1): 63-77.
Li Wen-ya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CITY PLANNING IN THE CASE OF THE CHINESE COAL-MINING CITIES[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78, 33(1): 63-77.
[1] | 朱玲玲, 葛华, 董炳江, 杨成刚. 三峡水库175 m蓄水后库尾河段减淤调度控制指标研究[J]. 地理学报, 2021, 76(1): 114-126. |
[2] | 孙毅中, 杨静, 宋书颖, 朱杰, 戴俊杰. 多层次矢量元胞自动机建模及土地利用变化模拟[J]. 地理学报, 2020, 75(10): 2164-2179. |
[3] | 徐勇, 赵燊, 樊杰. 中国城市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及气候和地形地貌修订[J]. 地理学报, 2020, 75(1): 194-208. |
[4] | 龙瀛,沈振江,毛其智,党安荣. 基于约束性CA方法的北京城市形态情景分析[J]. 地理学报, 2010, 65(6): 643-655. |
[5] | 毛蒋兴, 闫小培, 李志刚, 周素红. 深圳城市规划对土地利用的调控效能[J]. 地理学报, 2008, 63(3): 311-320. |
[6] | 任丽燕, 吴次芳,岳文泽,刘勇, 陆张维. 环杭州湾城市规划及产业发展对湿地保护的影响[J]. 地理学报, 2008, 63(10): 1055-1063. |
[7] | 胡召玲, 杜培军, 赵昕. 徐州煤矿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J]. 地理学报, 2007, 62(11): 1204-1214. |
[8] | 卞正富,张燕平. 徐州煤矿区土地利用格局演变分析[J]. 地理学报, 2006, 61(4): 349-358. |
[9] | 刘小平,黎夏,艾彬,陶海燕,伍少坤,刘涛. 基于多智能体的土地利用模拟与规划模型[J]. 地理学报, 2006, 61(10): 1101-1112. |
[10] | 韦朝阳, 张立城, 何书金, 赵桂久. 我国煤矿区生态环境现状及综合整治对策[J]. 地理学报, 1997, 52(4): 300-307. |
[11] | 樊杰 . 我国煤矿城市产业结构转换问题研究 [J]. 地理学报, 1993, 48(3): 218-226. |
[12] | 沈道齐, 崔功豪 . 中国城市地理学近期进展 [J]. 地理学报, 1990, 45(2): 163-171. |
[13] | 宋家泰, 顾朝林. 城镇体系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初探[J]. 地理学报, 1988, 43(2): 97-107. |
[14] | 沈建柱. 我国城市气候学研究进展[J]. 地理学报, 1986, 41(3): 281-285. |
[15] | 刘东海. 基层国土规划的性质和任务[J]. 地理学报, 1985, 40(3): 197-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