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报 ›› 1986, Vol. 41 ›› Issue (3): 202-209.doi: 10.11821/xb198603002
丘宝剑
出版日期:
1986-07-15
发布日期:
1986-07-15
Qiu Baojian
Online:
1986-07-15
Published:
1986-07-15
摘要: 作者1983年在本刊发表了“中国农业气候区划再论”以后,陆续出现了很多有关文献,主要的有:(1)国家气象局主持的中国农业气候区划协作组完成的一系列资料、图集和区划;(2)多数省、市、自治区在简明的农业气候区划的基础上又完成了详细的区划;
丘宝剑. 中国农业气候区划新论[J]. 地理学报, 1986, 41(3): 202-209.
Qiu Baojian . A NEW DISCUSSION ON THE REGIONALIZATION OF AGROCLIMATE IN CHINA[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86, 41(3): 202-209.
[1] | 王开泳, 冯润东. 行政区划调整对政区位势的影响与定量化测度[J]. 地理学报, 2020, 75(8): 1617-1632. |
[2] | 林浩曦, 黄金川, 效存德, 漆潇潇, 陈云谦. 冰冻圈服务综合区划理论与方法[J]. 地理学报, 2020, 75(3): 631-646. |
[3] | 赵建吉, 王艳华, 王珏, 苗长虹. 省直管县改革背景下地级市空间溢出效应对县域产业结构的影响[J]. 地理学报, 2020, 75(2): 286-301. |
[4] | 庄良,叶超,马卫,赵彪,胡森林.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新区的空间生产及其演化逻辑[J]. 地理学报, 2019, 74(8): 1548-1562. |
[5] | 程维明,周成虎,李炳元,申元村. 中国地貌区划理论与分区体系研究[J]. 地理学报, 2019, 74(5): 839-856. |
[6] | 王开泳, 王甫园, 陈田. 行政区划调整的政区位势理论与模型构建——以重庆市为例[J]. 地理学报, 2019, 74(12): 2495-2510. |
[7] | 王丰龙, 刘云刚. 中国行政区划调整的尺度政治[J]. 地理学报, 2019, 74(10): 2136-2146. |
[8] | 安北江.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五代十国卷》评介[J]. 地理学报, 2018, 73(8): 1604-1605. |
[9] | 杨晓静,徐宗学,左德鹏,蔡思扬. 东北三省农业旱灾风险评估研究[J]. 地理学报, 2018, 73(7): 1324-1337. |
[10] | 王开泳,陈田. 行政区划研究的地理学支撑与展望[J]. 地理学报, 2018, 73(4): 688-700. |
[11] | 刘彦随,张紫雯,王介勇. 中国农业地域分异与现代农业区划方案[J]. 地理学报, 2018, 73(2): 203-219. |
[12] | 初征, 郭建平, 赵俊芳. 东北地区未来气候变化对农业气候资源的影响[J]. 地理学报, 2017, 72(7): 1248-1260. |
[13] | 方创琳, 刘海猛, 罗奎, 于晓华. 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J]. 地理学报, 2017, 72(2): 179-196. |
[14] | 董玉祥, 徐茜, 杨忍, 徐成东, 王钰莹.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中国陆地热带北界探讨[J]. 地理学报, 2017, 72(1): 135-147. |
[15] | 吴绍洪, 潘韬, 刘燕华, 邓浩宇, 焦珂伟, 陆晴, 冯爱青, 岳溪柳, 尹云鹤, 赵东升, 高江波. 中国综合气候变化风险区划[J]. 地理学报, 2017, 72(1): 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