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报 ›› 1986, Vol. 41 ›› Issue (2): 157-167.doi: 10.11821/xb198602006
史运良, 杨戊, 任美锷
出版日期:
1986-04-15
发布日期:
1986-04-15
Shi Yunliang, Yang Wu, Ren Meie
Online:
1986-04-15
Published:
1986-04-15
摘要: 由于长江流域内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4—6月为长江南岸支流的洪水季。7—9月为长江上游和汉江的洪水季,长江上游及汉江的水量和悬移质含沙量不但均较南岸支流为大,且出现时间较迟。
史运良, 杨戊, 任美锷. 长江中下游干流的逆时针型水沙关系分析[J]. 地理学报, 1986, 41(2): 157-167.
Shi Yunliang, Yang Wu, Ren Meie . ANALYSIS OF DISCHARGE-SEDIMENT CONCENTRATION WITH COUNTERCLOCKWISE CORRELATIONS AT THE MIDDLE AND LOWER CHANGJIANG[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86, 41(2): 157-167.
[1] | 田晶, 郭生练, 刘德地, 陈启会, 王强, 尹家波, 吴旭树, 何绍坤. 气候与土地利用变化对汉江流域径流的影响[J]. 地理学报, 2020, 75(11): 2307-2318. |
[2] | 刘晓燕, 刘昌明, 党素珍. 黄土丘陵区雨强对水流含沙量的影响[J]. 地理学报, 2019, 74(9): 1723-1732. |
[3] | 查小春, 黄春长, 庞奖励, 姬霖, 王光朋. 汉江上游沉积记录的东汉时期古洪水事件考证研究[J]. 地理学报, 2017, 72(9): 1634-1644. |
[4] | 毛沛妮, 庞奖励, 黄春长, 查小春, 周亚利, 郭永强, 胡慧, 刘涛. 汉江上游黄土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区域对比[J]. 地理学报, 2017, 72(2): 279-291. |
[5] | 王鹏涛, 张立伟, 李英杰, 焦磊, 王浩, 延军平, 吕一河, 傅伯杰. 汉江上游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时空特征[J]. 地理学报, 2017, 72(11): 2064-2078. |
[6] | 庞奖励, 黄春长, 周亚利, 查小春, 张玉柱, 王蕾彬. 郧县盆地风成黄土—古土壤与汉江I级阶地形成年龄研究[J]. 地理学报, 2015, 70(1): 63-72. |
[7] | 龚胜生, 林月辉, 戈大专. 三峡地区城市与河流关系的时空演化研究[J]. 地理学报, 2013, 68(12): 1619-1631. |
[8] | 刘涛, 黄春长, 庞奖励, 查小春, 周亚利, 张玉柱, 刘科. 汉江上游郧县五峰段史前大洪水水文学恢复研究[J]. 地理学报, 2013, 68(11): 1568-1577. |
[9] | 刘红, 何青, 王亚, 陈吉余. 长江河口悬浮泥沙的混合过程[J]. 地理学报, 2012, 67(9): 1269-1281. |
[10] | 查小春, 黄春长, 庞奖励, 周亚利. 汉江上游郧西段全新世古洪水事件研究[J]. 地理学报, 2012, 67(5): 671-680. |
[11] | 庞奖励, 黄春长, 周亚利, 查小春, 王朝建. 汉江上游谷地全新世风成黄土及其成壤改造特征[J]. 地理学报, 2011, 66(11): 1562-1573. |
[12] | 杜俊, 师长兴, 胡大伟, 王红兵, 范小黎. 长江上游侵蚀产沙与社会经济因子的关系[J]. 地理学报, 2010, 65(9): 1089-1098. |
[13] | 李景保,常疆,吕殿青,朱翔,卢承志,周跃云,邓楚雄. 三峡水库调度运行初期荆江与洞庭湖区的水文效应[J]. 地理学报, 2009, 64(11): 1342-1352. |
[14] | 刘红,何青,徐俊杰,戴志军,陈吉余. 特枯水情对长江中下游悬浮泥沙的影响[J]. 地理学报, 2008, 63(1): 50-64. |
[15] | 沈泽昊, 张全发, 岳超, 赵俊, 胡志伟, 吕楠, 唐园园.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空间格局[J]. 地理学报, 2006, 61(6): 633-6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