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对于陕西省自然地带的划分,以往的著作中有不同程度的论述。现根据多年来对陕西省和汉中、商洛、延安三个地区综合自然区划的实践,并参考有关文献,对陕西省自然地带的划分作一讨论。
刘胤汉. 关于陕西省自然地带的划分[J]. 地理学报, 1980, 35(3): 210-218.
Liu Yinhan . ON NATURAL ZONATION IN THE SHANXI PROVINCE[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80, 35(3): 210-218.
[1] | 齐贵增, 白红英, 赵婷, 孟清, 张善红. 秦岭陕西段南北坡植被对干湿变化响应敏感性及空间差异[J]. 地理学报, 2021, 76(1): 44-56. |
[2] | 张扬,白红英,苏凯,黄晓月,孟清,郭少壮. 1960-2013年秦岭陕西段南北坡极端气温变化空间差异[J]. 地理学报, 2018, 73(7): 1296-1308. |
[3] | 孙艺杰, 任志远, 赵胜男, 张静. 陕西河谷盆地生态系统服务协同与权衡时空差异分析[J]. 地理学报, 2017, 72(3): 521-532. |
[4] | 董玉祥, 徐茜, 杨忍, 徐成东, 王钰莹.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中国陆地热带北界探讨[J]. 地理学报, 2017, 72(1): 135-147. |
[5] | 郝慧梅, 任志远. 基于栅格数据的陕西省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测评[J]. 地理学报, 2009, 64(4): 498-506. |
[6] | 陈海1, 2, 王涛1, 梁小英1, 高海东1. 基于MAS的农户土地利用模型构建与模拟——以陕西省米脂县孟岔村为例[J]. 地理学报, 2009, 64(12): 1448-1456. |
[7] | 查小春, 黄春长, 庞奖励. 关中西部漆水河全新世特大洪水与环境演变[J]. 地理学报, 2007, 62(3): 291-300. |
[8] | 王乃昂,黄银洲,何彤慧,冯文勇,隆浩,程弘毅. 鄂尔多斯高原古城夯层沙的环境解释[J]. 地理学报, 2006, 61(9): 937-945. |
[9] | 任志远, 黄青, 李晶. 陕西省生态安全及空间差异定量分析[J]. 地理学报, 2005, 60(4): 597-606. |
[10] | 江源, 黄晓霞, 黄秋如, 刘全儒, 韩京莎. 小五台山亚高山景观尺度水热条件与植被关系[J]. 地理学报, 2005, 60(4): 698-704. |
[11] | 吴绍洪, 尹云鹤, 郑度, 杨勤业. 青藏高原近30年气候变化趋势[J]. 地理学报, 2005, 60(1): 3-11. |
[12] | 杨建平,丁永建,陈仁升,刘连友. 近50年来中国干湿气候界线的10年际波动[J]. 地理学报, 2002, 57(6): 655-661. |
[13] | 黄镇国, 张伟强, 陈俊鸿. 中国红土与自然地带变迁[J]. 地理学报, 1999, 54(3): 193-203. |
[14] | 张晓虹. 清代陕西岁时民俗的区域差异[J]. 地理学报, 1998, 53(s1): 98-106. |
[15] | 刘卫东. 江汉平原土地类型与综合自然区划[J]. 地理学报, 1994, 49(1): 73-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