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报 ›› 2003, Vol. 58 ›› Issue (4): 483-493.doi: 10.11821/xb200304001
• 环境遥感 • 下一篇
李国胜1, 王芳1, 梁强1, 李继龙2
收稿日期:
2003-01-09
修回日期:
2003-03-05
出版日期:
2003-07-25
发布日期:
2003-07-25
作者简介:
李国胜 (1963-), 男,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海陆相互作用及海洋环境遥感与GIS模拟研究。E-mail:ligs@igsnrr.ac.cn
基金资助:
国家“九五”科技专项资助项目 (HY126-06-04-04)
LI Guosheng1, WANG Fang1, LIANG Qiang1, LI Jilong2
Received:
2003-01-09
Revised:
2003-03-05
Online:
2003-07-25
Published:
2003-07-25
Supported by:
The Key Project for the National Ninth Five-Year Plan, No.HY126-06-04-04
摘要:
针对基于SeaWiFS的海洋叶绿素浓度SeaBAM模型反演结果,在中国东海海域分别建立了Ⅰ、Ⅱ类水体的修订模式,反演计算获得了我国东海海域1998年各月叶绿素浓度的分布,并根据真光层深度与海水漫射衰减系数之间的关系,利用SeaWiFS的K490遥感资料反演获得的1998年各月真光层深度的分布,在VGPM模型支持下,反演计算获得了中国东海海域1998年的逐月初级生产力时空分布以及全年累积初级生产力分布状况。对东海海域海洋初级生产力逐月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整个东海海域初级生产力的逐月变化具有明显的双峰特征,表现为冬季最低,春季迅速上升达到最高,夏季略有下降,秋季又略有回升。海域初级生产力日平均值为560.03 mg/m2/d,远高于世界亚热带海域平均状况。年平均值为236.95 g/m2/a。控制东海海洋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的主要因素可能包括叶绿素浓度分布、温度条件、长江冲淡水变化,以及真光层深度、海流锋面过程等,不同海区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有所不同。
李国胜,王芳,梁强,李继龙. 东海初级生产力遥感反演及其时空演化机制[J]. 地理学报, 2003, 58(4): 483-493.
LI Guosheng, WANG Fang, LIANG Qiang, LI Jilong. Estimation of Ocean Primary Productivity by Remote Sensing and Introduction to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Mechanism for the East China Sea[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3, 58(4): 483-493.
|
[1] | 郭泽呈, 魏伟, 石培基, 周亮, 王旭峰, 李振亚, 庞素菲, 颉斌斌. 中国西北干旱区土地沙漠化敏感性时空格局[J]. 地理学报, 2020, 75(9): 1948-1965. |
[2] | 马春玥, 买买提·沙吾提, 姚杰, 古丽努尔·依沙克. 1950—2015年中国棉花生产时空动态变化[J]. 地理学报, 2020, 75(8): 1699-1710. |
[3] | 陶泽兴, 葛全胜, 王焕炯. 1963—2018年中国垂柳和榆树开花始期积温需求的时空变化[J]. 地理学报, 2020, 75(7): 1451-1464. |
[4] | 宋小青, 申雅静, 王雄, 李心怡. 耕地利用转型中的生物灾害脆弱性研究[J]. 地理学报, 2020, 75(11): 2362-2379. |
[5] | 李加林, 王丽佳. 围填海影响下东海区主要海湾形态时空演变[J]. 地理学报, 2020, 75(1): 126-142. |
[6] | 阮宏威,于静洁. 1992-2015年中亚五国土地覆盖与蒸散发变化[J]. 地理学报, 2019, 74(7): 1292-1304. |
[7] | 吴宜进,赵行双,奚悦,刘慧,李畅. 基于MODIS的2006-2016年西藏生态质量综合评价及其时空变化[J]. 地理学报, 2019, 74(7): 1438-1449. |
[8] | 程维明,高晓雨,马廷,徐新良,陈印军,周成虎. 基于地貌分区的1990-2015年中国耕地时空特征变化分析[J]. 地理学报, 2018, 73(9): 1613-1629. |
[9] | 梁鑫源,李阳兵. 三峡库区规模农地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机制[J]. 地理学报, 2018, 73(9): 1630-1646. |
[10] | 钱彩云,巩杰,张金茜,柳冬青,马学成. 甘肃白龙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及权衡与协同关系[J]. 地理学报, 2018, 73(5): 868-879. |
[11] | 杨文越,曹小曙. 居住自选择视角下的广州出行碳排放影响机理[J]. 地理学报, 2018, 73(2): 346-361. |
[12] | 李琼,周宇,张蓝澜,吴雄周,晁楠. 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区域差异及影响机理[J]. 地理学报, 2018, 73(12): 2409-2422. |
[13] | 崔林丽,史军,肖风劲. 气候要素及El Niño/La Niña事件对中国陆地NPP变化的影响[J]. 地理学报, 2018, 73(1): 54-66. |
[14] | 李苗, 臧淑英, 吴长山, 田旸. 哈尔滨市城乡结合部不透水面时空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 地理学报, 2017, 72(1): 105-115. |
[15] | 陶泽兴, 仲舒颖, 葛全胜, 戴君虎, 徐韵佳, 王焕炯. 1963-2012年中国主要木本植物花期长度时空变化[J]. 地理学报, 2017, 72(1): 53-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