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报 ›› 2003, Vol. 58 ›› Issue (5): 727-734.doi: 10.11821/xb200305011
周涛1, 史培军1, 王绍强2
收稿日期:
2002-11-15
修回日期:
2003-04-12
出版日期:
2003-09-25
发布日期:
2003-09-25
作者简介:
周涛 (1972-), 男, 博士, 湖南冷水江人。主要从事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碳循环方面的研究, 已发表论文10余篇。Email: zhoutao13@263.net
基金资助: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G199904340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2CB412501);北京师范大学青年基金 (107192)
ZHOU Tao1, SHI Peijun1, WANG Shaoqiang2
Received:
2002-11-15
Revised:
2003-04-12
Online:
2003-09-25
Published:
2003-09-25
Supported by:
National Key Project for Basic Research, No.G1999043404; National Key Bas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No. 2002CB412501; Youth Fund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No.107192
摘要:
对中国1998年第二次土壤普查中的2000多个土壤剖面中碳储量与年平均温度 (T)、年降水量 (P) 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在不同的温度带下具有很大的差异,在T ≤10oC的地区,土壤有机碳储量与温度的负相关性最强;在10oC< T ≤ 20oC的地区,受与降水正相关的影响,土壤有机碳储量与年平均温度表现出一种正相关性;而在T > 20oC的地区,土壤有机碳储量与温度和降水的相关性都很差。由于温度和降水在中国存在很强的正相关性,因此在相关分析中宜采用偏相关分析方法。受人类耕种的影响,耕地土壤有机碳储量与温度、降水相关性远低于非耕地土壤。对具有相同土壤属性和气候条件的同一地区的耕地土壤与非耕地土壤样本进行的配对检验表明,耕地土壤与非耕地土壤有机碳储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土地利用的改变在总体上导致了土壤碳的释放。
周涛,史培军,王绍强. 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中国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J]. 地理学报, 2003, 58(5): 727-734.
ZHOU Tao, SHI Peijun, WANG Shaoqiang.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Activities on Soil Carbon Storage in China[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3, 58(5): 727-734.
|
[1] | 古恒宇, 沈体雁. 中国高学历人才的空间演化特征及驱动因素[J]. 地理学报, 2021, 76(2): 326-340. |
[2] | 朱晟君, 金文纨. 地方出口产品结构及制度环境与企业出口相关多样化[J]. 地理学报, 2021, 76(2): 398-414. |
[3] | 廖柳文, 高晓路, 龙花楼, 汤礼莎, 陈坤秋, 马恩朴. 基于农户利用效率的平原和山区耕地利用形态比较[J]. 地理学报, 2021, 76(2): 471-486. |
[4] | 李钢, 薛淑艳, 马雪瑶, 周俊俊, 徐婷婷, 王皎贝. 中国失踪人口的时空格局演变与形成机制[J]. 地理学报, 2021, 76(2): 310-325. |
[5] | 葛全胜, 朱会义. 两千年来中国自然与人文地理环境变迁及启示[J]. 地理学报, 2021, 76(1): 3-14. |
[6] | 张兴航, 张百平, 王晶, 余付勤, 赵超, 姚永慧. 中国南北过渡带东段样带植被序列与气候分界问题[J]. 地理学报, 2021, 76(1): 30-43. |
[7] | 董广辉, 仇梦晗, 李若, 陈发虎. 探讨过去人地关系演变机制的“支点”概念模型[J]. 地理学报, 2021, 76(1): 15-29. |
[8] | 李哲, 丁永建, 陈艾姣, 张智华, 张世强. 1960—2019年西北地区气候变化中的Hiatus现象及特征[J]. 地理学报, 2020, 75(9): 1845-1859. |
[9] | 郭泽呈, 魏伟, 石培基, 周亮, 王旭峰, 李振亚, 庞素菲, 颉斌斌. 中国西北干旱区土地沙漠化敏感性时空格局[J]. 地理学报, 2020, 75(9): 1948-1965. |
[10] | 霍仁龙, 杨煜达, 满志敏. 1700—1978年云南山地掌鸠河流域耕地时空演变的网格化重建[J]. 地理学报, 2020, 75(9): 1966-1982. |
[11] | 敖荣军, 常亮.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中国县域人口老龄化影响机制[J]. 地理学报, 2020, 75(8): 1572-1584. |
[12] | 宋周莺, 祝巧玲. 中国边境地区的城镇化格局及其驱动力[J]. 地理学报, 2020, 75(8): 1603-1616. |
[13] | 马春玥, 买买提·沙吾提, 姚杰, 古丽努尔·依沙克. 1950—2015年中国棉花生产时空动态变化[J]. 地理学报, 2020, 75(8): 1699-1710. |
[14] | 许珺, 徐阳, 胡蕾, 王振波. 基于位置大数据的青藏高原人类活动时空模式[J]. 地理学报, 2020, 75(7): 1406-1417. |
[15] | 郑景云, 张学珍, 刘洋, 郝志新. 过去千年中国不同区域干湿的多尺度变化特征评估[J]. 地理学报, 2020, 75(7): 1432-14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