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报 ›› 2006, Vol. 61 ›› Issue (1): 57-65.doi: 10.11821/xb200601006
许炯心
收稿日期:
2005-06-25
修回日期:
2005-11-20
出版日期:
2006-01-25
发布日期:
2006-01-25
作者简介:
许炯心 (1948-), 男, 四川绵阳人,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中国地理学会会员。从事河流地貌研究工作。E-mail: xujx@igsnrr.ac.cn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及水利部联合资助重点项目 (5023908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0271019)
XU Jiongxin
Received:
2005-06-25
Revised:
2005-11-20
Online:
2006-01-25
Published:
2006-01-25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50239080; No.40271019
摘要:
降水、植被与侵蚀过程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是地表过程领域中重要的科学问题,迄今未能完全解决。通过对黄土高原地区大量实测资料的分析,揭示了森林覆盖率和降雨侵蚀力随年降水量的非线性变化。发现了森林覆盖率随年降水变化过程中的临界点,即当年降水小于450 mm时,森林覆盖率很小且基本上不随年降水而变化;当年降水大于450 mm以后,森林覆盖率随年降水的增大而急剧增大。同时还发现,降雨侵蚀力随年降水量的变化过程也存在着两个临界点。当年降水量小于300 mm时,降雨侵蚀力很小且基本上不随年降水而变化;当年降水量超过300 mm时,降雨侵蚀力随年降水量的增大而迅速增大;当年降水量大于530 mm以后,降雨侵蚀力随年降水量增大的速率进一步加大。从分析与上述各临界点相联系的植被抗蚀力和降雨侵蚀力的对比关系入手,解释了黄土高原地区侵蚀强度随年降水变化的非线性图形,即随年降水的增大,侵蚀强度先是增大并达到峰值,然后再减小。并讨论了上述各个临界点对于黄土高原侵蚀治理的应用意义。
许炯心. 降水—植被耦合关系及其对黄土高原侵蚀的影响[J]. 地理学报, 2006, 61(1): 57-65.
XU Jiongxin.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cipitation and Vegetation and the Implications in Erosion on the Loess Plateau, China[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6, 61(1): 57-65.
|
[1] | 黄海, 田尤, 刘建康, 张佳佳, 杨东旭, 杨顺. 藏东地区斜坡土壤冻融侵蚀力学机制及敏感性分析[J]. 地理学报, 2021, 76(1): 87-100. |
[2] | 张兴航, 张百平, 王晶, 余付勤, 赵超, 姚永慧. 中国南北过渡带东段样带植被序列与气候分界问题[J]. 地理学报, 2021, 76(1): 30-43. |
[3] | 温庆志, 孙鹏, 张强, 姚蕊. 非平稳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构建及中国未来干旱时空格局[J]. 地理学报, 2020, 75(7): 1465-1482. |
[4] | 张琨, 吕一河, 傅伯杰, 尹礼唱, 于丹丹. 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及其阈值[J]. 地理学报, 2020, 75(5): 949-960. |
[5] | 金凯, 王飞, 韩剑桥, 史尚渝, 丁文斌. 1982—2015年中国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NDVI变化的影响[J]. 地理学报, 2020, 75(5): 961-974. |
[6] | 李双双, 汪成博, 延军平, 刘宪锋. 面向事件过程的秦岭南北极端降水时空变化特征[J]. 地理学报, 2020, 75(5): 989-1007. |
[7] | 姚永慧, 张俊瑶, 索南东主. 南北过渡带1∶5万植被类型图遥感制图案例研究[J]. 地理学报, 2020, 75(3): 620-630. |
[8] | 鲁大铭, 杨新军, 石育中, 王子侨. 黄土高原乡村体制转换与转型发展[J]. 地理学报, 2020, 75(2): 348-364. |
[9] | 王芳, 张晋韬. 《巴黎协定》排放情景下中亚地区降水变化响应[J]. 地理学报, 2020, 75(1): 25-40. |
[10] | 何丽烨, 程善俊, 马宁, 郭军. 海河流域夏季降水关键区季内演变及其环流配置的定量化分析[J]. 地理学报, 2020, 75(1): 41-52. |
[11] | 周玉科. 中国东北地区植被生产力控制因素分析[J]. 地理学报, 2020, 75(1): 53-67. |
[12] | 刘晓燕, 刘昌明, 党素珍. 黄土丘陵区雨强对水流含沙量的影响[J]. 地理学报, 2019, 74(9): 1723-1732. |
[13] | 彭文甫, 张冬梅, 罗艳玫, 陶帅, 徐新良. 自然因子对四川植被NDVI变化的地理探测[J]. 地理学报, 2019, 74(9): 1758-1776. |
[14] | 刘晓琼, 吴泽洲, 刘彦随, 赵新正, 芮旸, 张健. 1960-2015年青海三江源地区降水时空特征[J]. 地理学报, 2019, 74(9): 1803-1820. |
[15] | 刘文超, 刘纪远, 匡文慧. 陕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土壤保护效应的时空特征[J]. 地理学报, 2019, 74(9): 1835-18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