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报 ›› 2003, Vol. 58 ›› Issue (5): 677-685.doi: 10.11821/xb200305005
张文忠,王传胜,吕昕,樊杰
收稿日期:
2003-03-05
修回日期:
2003-04-20
出版日期:
2003-09-25
发布日期:
2003-09-25
作者简介:
张文忠 (1966-), 男, 呼和浩特市人, 博士, 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经济等领域的研究。E-mail:zhangwz@igsnrr.cn。
基金资助:
中国科学院创新工程重点资助项目 (KZCX02-307-02);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创新资助项目 (CXIOG-E01-05-03)
ZHANG Wenzhong, WANG Chuansheng, LV Xin, FAN Jie
Received:
2003-03-05
Revised:
2003-04-20
Online:
2003-09-25
Published:
2003-09-25
Supported by:
Knowledge Innovation Project of CAS, No.KZCX02-307-02; Knowledge Innovation Project of the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ces Research of CAS, No.CXIOG-E01-05-03
摘要:
在分析珠江三角洲1990~2000年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和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土地利用的综合变动系数将珠江三角洲划分为4种土地变化类型,即剧变型、缓变型、相对稳定型和稳定型,并总结了不同变化类型的特征。进一步研究了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阶段与土地利用变化类型的关系,结果显示,处于不同工业化、城市化阶段的县市,其土地利用变化也明显不同,且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和状态具有一定的内在关系;最后对产业非农化、城市化与土地利用变化的耦合系数进行了研究,发现各市县的产业非农化、城市化和土地利用变化的耦合系数,与土地利用的综合变动系数具有很高的一致性,按照产业非农化、城市化和土地利用变化耦合系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判断土地变化的类型。
张文忠,王传胜,吕昕,樊杰. 珠江三角洲土地利用变化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耦合关系[J]. 地理学报, 2003, 58(5): 677-685.
ZHANG Wenzhong, WANG Chuansheng, LV Xin, FAN Jie.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 Use Change and Industrialization & Urbanization in the Zhujiang River Delta[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3, 58(5): 677-685.
|
[1] | 龙花楼, 陈坤秋. 基于土地系统科学的土地利用转型与城乡融合发展[J]. 地理学报, 2021, 76(2): 295-309. |
[2] | 彭诗尧, 陈绍宽, 许奇, 牛家祺. 基于POI的土地利用与轨道交通客流的空间特征[J]. 地理学报, 2021, 76(2): 459-470. |
[3] | 廖柳文, 高晓路, 龙花楼, 汤礼莎, 陈坤秋, 马恩朴. 基于农户利用效率的平原和山区耕地利用形态比较[J]. 地理学报, 2021, 76(2): 471-486. |
[4] | 杨微石, 戴尔阜, 郑度, 董玉祥, 尹乐, 马良, 王隽雄, 潘理虎, 秦世鹏. 基于多主体模型的典型区域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空间模拟[J]. 地理学报, 2020, 75(9): 1983-1995. |
[5] | 瞿诗进, 胡守庚, 李全峰. 中国城市建设用地转型阶段及其空间格局[J]. 地理学报, 2020, 75(7): 1539-1553. |
[6] | 田晶, 郭生练, 刘德地, 陈启会, 王强, 尹家波, 吴旭树, 何绍坤. 气候与土地利用变化对汉江流域径流的影响[J]. 地理学报, 2020, 75(11): 2307-2318. |
[7] | 宋小青, 申雅静, 王雄, 李心怡. 耕地利用转型中的生物灾害脆弱性研究[J]. 地理学报, 2020, 75(11): 2362-2379. |
[8] | 孙毅中, 杨静, 宋书颖, 朱杰, 戴俊杰. 多层次矢量元胞自动机建模及土地利用变化模拟[J]. 地理学报, 2020, 75(10): 2164-2179. |
[9] | 张杰, 史培军, 杨静, 龚道溢. 北京地区景观城市化进程对暴雨过程的影响——以“7·21”暴雨为例[J]. 地理学报, 2020, 75(1): 113-125. |
[10] | 鞠洪润, 左丽君, 张增祥, 赵晓丽, 汪潇, 温庆可, 刘芳, 徐进勇, 刘斌, 易玲, 胡顺光, 孙菲菲, 汤占中. 中国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刻画方法研究[J]. 地理学报, 2020, 75(1): 143-159. |
[11] | 路路, 戴尔阜, 程千钉, 邬真真. 基于水环境化学及稳定同位素联合示踪的土地利用类型对地下水体氮素归趋影响[J]. 地理学报, 2019, 74(9): 1878-1889. |
[12] | 苏伟忠,汝静静,杨桂山. 流域尺度土地利用调蓄视角的雨洪管理探析[J]. 地理学报, 2019, 74(5): 948-961. |
[13] | 赵鹏军,吕迪. 中国小城镇镇区土地利用结构特征[J]. 地理学报, 2019, 74(5): 1011-1024. |
[14] | 宋小青,李心怡. 区域耕地利用功能转型的理论解释与实证[J]. 地理学报, 2019, 74(5): 992-1010. |
[15] | 朱文博, 张静静, 崔耀平, 郑辉, 朱连奇.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情景的生态系统碳储量评估——以太行山淇河流域为例[J]. 地理学报, 2019, 74(3): 446-4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