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报 ›› 2007, Vol. 62 ›› Issue (9): 1002-1007.doi: 10.11821/xb200709011
• 环境化学 • 上一篇
高志友1, 王小丹2, 尹观1
收稿日期:
2007-07-10
修回日期:
2007-08-22
出版日期:
2007-09-25
发布日期:
2007-09-25
作者简介:
高志友(1972-), 女, 四川成都人, 博士, 主要从事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E-mail: cdannie@163.com
基金资助:
国家“973”项目资助(2005CB422005)
GAO Zhiyou1, WANG Xiaodan2, YIN Guan1
Received:
2007-07-10
Revised:
2007-08-22
Online:
2007-09-25
Published:
2007-09-25
Supported by:
National 973 Program of China, No.2005CB422005
摘要:
由雅鲁藏布江各站径流量数据和水体的同位素数据,分析了径流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大气降水的同位素效应。该区干流流域年平均径流量分布呈从下游到上游逐渐减少的趋势, 且地表径流的年内分配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6-10 月)。流域内大部分雨水和河水样品的同位素组成均落在全球大气降水线δD = 8δ18O +10 的右上方,显示出强烈蒸发的特征。水体同 位素组成区域大陆性效应和高度效应明显,这种分布特征与来自孟加拉湾、怒江方向降水云汽的运移以及青藏高原的地形、气候条件有关。
高志友, 王小丹, 尹观. 雅鲁藏布江径流水文规律及水体同位素组成[J]. 地理学报, 2007, 62(9): 1002-1007.
GAO Zhiyou, WANG Xiaodan, YIN Guan. Hydrological Rule and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Water Bodies in Yar lung Zangbo River[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7, 62(9): 1002-1007.
|
[1] | 田晶, 郭生练, 刘德地, 陈启会, 王强, 尹家波, 吴旭树, 何绍坤. 气候与土地利用变化对汉江流域径流的影响[J]. 地理学报, 2020, 75(11): 2307-2318. |
[2] | 谢林环, 江涛, 曹英杰, 张得胜, 黎坤, 唐常源. 城镇化流域降水径流氢氧同位素特征及洪水径流分割[J]. 地理学报, 2019, 74(9): 1733-1744. |
[3] | 杜军, 胡军, 尼玛吉, 次旺顿珠. 1981-2017年西藏“一江两河”流域5 cm地温及其界限温度时空变化特征[J]. 地理学报, 2019, 74(9): 1821-1834. |
[4] | 牛方曲, 封志明, 刘慧. 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方法在西藏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应用[J]. 地理学报, 2019, 74(8): 1563-1575. |
[5] | 李朝君,王世杰,白晓永,谭秋,李汇文,李琴,邓元红,杨钰杰,田诗琪,胡泽银. 全球主要河流流域碳酸盐岩风化碳汇评估[J]. 地理学报, 2019, 74(7): 1319-1332. |
[6] | 吴宜进,赵行双,奚悦,刘慧,李畅. 基于MODIS的2006-2016年西藏生态质量综合评价及其时空变化[J]. 地理学报, 2019, 74(7): 1438-1449. |
[7] | 严鑫,孙昭华,谢翠松,夏军强. 基于经验模型的长江口南支上段压咸临界流量[J]. 地理学报, 2019, 74(5): 935-947. |
[8] | 曹晓娟, 谢林妤, 张风宝, 杨明义, 李占斌. 沙层特性对沙盖黄土坡面产流产沙变化贡献的定量分析[J]. 地理学报, 2019, 74(5): 962-974. |
[9] | 凌智永, 靳建辉, 吴铎, 刘向军, 夏敦胜, 陈发虎. MIS 3以来雅鲁藏布江流域风成沉积及环境意义[J]. 地理学报, 2019, 74(11): 2385-2400. |
[10] | 潘威, 郑景云, 满志敏. 1766-2000年黄河上中游汛期径流量波动特征及其与PDO关系[J]. 地理学报, 2018, 73(11): 2053-2063. |
[11] | 杨志远, 高超, 臧淑英, 杨秀春. SWIM模型在东北黑土区流域的适用性评价——以乌裕尔河中上游流域为例[J]. 地理学报, 2017, 72(3): 457-470. |
[12] | 杜军, 马鹏飞, 潘多. 1981-2014年西藏各时次气温的变化趋势分析[J]. 地理学报, 2016, 71(3): 422-432. |
[13] | 马延东, 赵景波, 罗小庆, 邵天杰, 岳大鹏, 周旗. 巴丹吉林沙漠沙山区径流与地下水补给条件[J]. 地理学报, 2016, 71(3): 433-448. |
[14] | 刘剑宇, 张强, 陈喜, 顾西辉.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中国地表水文过程影响定量研究[J]. 地理学报, 2016, 71(11): 1875-1885. |
[15] | 刘晓燕, 党素珍, 刘昌明. 天桥泉域与黄河河段的补径排关系变化及其对河川径流的影响[J]. 地理学报, 2016, 71(1): 66-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