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报 ›› 2007, Vol. 62 ›› Issue (12): 1244-1252.doi: 10.11821/xb200712001
吴启焰1,2, 陈浩1
收稿日期:
2007-05-19
修回日期:
2007-09-06
出版日期:
2007-12-25
发布日期:
2007-12-25
作者简介:
吴启焰(1971-), 男, 云南云龙人, 博士、教授、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访问教授,中国地理学会会 员。主要从事城市社会地理、城市与区域规划等方向的城市研究与教学。 E-mail: chiyanwu@gmail.com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061002); 国家留学基金委和云南省科技厅培养基金共同资助项目(2005PY01-6)
WU Qiyan1,2, CHEN Hao1
Received:
2007-05-19
Revised:
2007-09-06
Online:
2007-12-25
Published:
2007-12-25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40061002; Foundation of China Scholarship Council; Depart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Yunnan Province, No.2005PY01-6
摘要:
对1990-2004 年云南省城镇发展差异进行分析,发现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云南省城市综合实力总体呈差异扩大的趋势,表现出小城市发展缓慢且分化不明显,少数高位城市极化,在空间呈现明显的核心—边缘倾向等特征。其后,进一步展示云南省城市经济影响区空 间演化的阶段性规律:① 20 世纪90 年代以前云南省城市经济影响区被特殊的地理环境分割 成破碎且难以整合的小型离散化的格局;② 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地区工业化和城市 化加速进行,交通通讯网络的发育和辐射,中小城市得以发育,伴随于城市经济影响区空间 扩张与收缩,云南省城市经济影响区逐渐从单层离散分布演变为三层嵌套结构,并不断朝更高级的结构形态演进,即云南省城市经济影响区空间呈现显著的、由小规模离散分布阶段、过渡转型阶段到嵌套复合阶段的时空演化序列。最后,针对这种时空演化序列,笔者解析出云南省城市经济影响区在不同时空条件组合下的三种空间扩展类型:单向拓展类型、多向拓展类型和邻接扩展类型。
吴启焰, 陈浩. 云南城市经济影响区空间组织演变规律[J]. 地理学报, 2007, 62(12): 1244-1252.
WU Qiyan, CHEN Hao. Urban Economic Effect Region Spatial Evolution: Taking Yun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7, 62(12): 1244-1252.
|
[1] | 杨飞龄, 胡金明, 武瑞东. 基于NPWP的云南植物保护优先区分析[J]. 地理学报, 2013, 68(11): 1538-1548. |
[2] | 蔡晓梅, 朱竑, 刘晨. 情境主题餐厅员工地方感特征及其形成原因——以广州味道云南食府为例[J]. 地理学报, 2012, 67(2): 239-252. |
[3] | 冯彦; 李运刚. 哀牢山——元江河谷对区域地理分异的影响[J]. 地理学报, 2010, 65(5): 595-604. |
[4] | 胡金明1, 2 , 何大明1, 2, 吴绍洪3, 李运刚1, 2, 曹杰4. 纵向岭谷区北回归线一带年降水区域分异特征[J]. 地理学报, 2010, 65(3): 281-292. |
[5] | 刘泽华, 李海涛, 史春云, 汪侠, 张洪. 短期旅游流时间分布对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响应——以云南省黄金周旅游客流为例[J]. 地理学报, 2010, 65(12): 1624-1632. |
[6] | 朱杰, 管卫华, 蒋志欣, 甄峰. 江苏省城市经济影响区格局变化[J]. 地理学报, 2007, 62(10): 1023-1033. |
[7] | 杨煜达,满志敏,郑景云. 清代云南雨季早晚序列的重建与夏季风变迁[J]. 地理学报, 2006, 61(7): 705-712. |
[8] | 庞洪喜, 何元庆, 卢爱刚, 赵井东, 宁宝英, 院玲玲, 宋波, 张宁宁. 玉龙雪山冰川稳定同位素分馏冬夏对比[J]. 地理学报, 2006, 61(5): 501-509. |
[9] | 彭建, 王仰麟, 叶敏婷, 常青. 区域产业结构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以云南省丽江市为例[J]. 地理学报, 2005, 60(5): 798-806. |
[10] | 蒋勇军, 袁道先, 章程, 况明生, 王建力, 谢世友, 张贵, 何绕生. 典型岩溶农业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性质的影响——以云南小江流域为例[J]. 地理学报, 2005, 60(5): 751-760. |
[11] | 尤卫红, 何大明, 段长春. 云南纵向岭谷地区气候变化对河流径流量的影响[J]. 地理学报, 2005, 60(1): 95-105. |
[12] | 彭建,王仰麟,张源,李卫锋,吴健生,陈大为. 滇西北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效应 ——以云南省永胜县为例[J]. 地理学报, 2004, 59(4): 629-638. |
[13] | 杨存建, 刘纪远, 张增祥, 党承林. 遥感和GIS支持下的云南省退耕还林还草决策分析[J]. 地理学报, 2001, 56(2): 181-188. |
[14] | 王瑛, 王铮. 旅游业区位分析——以云南为例[J]. 地理学报, 2000, 55(3): 346-353. |
[15] | 何大明,杨明,冯彦. 西南国际河流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国际合作研究[J]. 地理学报, 1999, 54(s1): 29-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