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报 ›› 2008, Vol. 63 ›› Issue (7): 751-760.doi: 10.11821/xb200807009
于淑秋1, 林学椿2, 施晓晖1
收稿日期:
2007-11-28
修回日期:
2008-04-24
出版日期:
2008-07-25
发布日期:
2008-07-25
作者简介:
于淑秋, 女, 副研究员, 主要从事气候及其变化研究. E-Mail: cep99@cams.cma.gov.cn
基金资助:
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07DFB202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0502003); 中日政府间JICA 渠道技术合作项目“中日气象灾害合作研究中心”
YU Shuqiu1, LIN Xuechun2, SHI Xiaohui1
Received:
2007-11-28
Revised:
2008-04-24
Online:
2008-07-25
Published:
2008-07-25
Supported by:
Cooperative Project funded by the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No.2007DFB20210;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90502003; JICA China-Japan technical cooperative project “ China-Japan Cooperative Research Center on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摘要:
利用1951-2006 年6-8 月NCEP/NCAR 的500 hPa 高度场、850 hPa 高度场和风场、降 水率和海平面气压以及全国600 多站的降水量资料, 选择东亚—西太平洋地区(10o-80oN, 70o-180oE) 经9 点高通滤波、EOF 分析、合成分析和其它统计诊断手段, 研究了东亚夏季风的年际变化及其与环流和降水的关系, 得到如下的结论: 1. 东亚—西太平洋地区海平面气压 存在着蒙古低压和西太平洋高压之间纬向的偶极子振荡型(APD), APD 指数可以作为东亚夏季风强度指数; 2. 东亚—西太平洋地区500 hPa 高度距平EOF 的第一模态具有明显经向东亚遥相关型特征(EAP)。EAP 指数也可以作为东亚夏季风强度指数。3. APD 指数与500 hPa (或 850 hPa) 的东亚遥相关型关系密切。APD 指数和EAP 指数存在明显的反相关关系, 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23, 已超过了10%显著检验; 4. APD 指数和EAP 指数都和我国汛期降水、东亚—西太平洋降水率关系密切, 超过5%显著性的相关区主要在长江流域以南地区至日本南部海面一带, 前者为正相关, 后者为负相关。
于淑秋, 林学椿, 施晓晖. 东亚夏季风的年际变化及其与环流和降水的关系[J]. 地理学报, 2008, 63(7): 751-760.
YU Shuqiu, LIN Xuechun, SHI Xiaohui. Inter annual Var iation of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Atmospher ic Circulation and Rainfall[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8, 63(7): 751-760.
|
[1] | 温庆志, 孙鹏, 张强, 姚蕊. 非平稳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构建及中国未来干旱时空格局[J]. 地理学报, 2020, 75(7): 1465-1482. |
[2] | 李双双, 汪成博, 延军平, 刘宪锋. 面向事件过程的秦岭南北极端降水时空变化特征[J]. 地理学报, 2020, 75(5): 989-1007. |
[3] | 王芳, 张晋韬. 《巴黎协定》排放情景下中亚地区降水变化响应[J]. 地理学报, 2020, 75(1): 25-40. |
[4] | 何丽烨, 程善俊, 马宁, 郭军. 海河流域夏季降水关键区季内演变及其环流配置的定量化分析[J]. 地理学报, 2020, 75(1): 41-52. |
[5] | 刘晓琼, 吴泽洲, 刘彦随, 赵新正, 芮旸, 张健. 1960-2015年青海三江源地区降水时空特征[J]. 地理学报, 2019, 74(9): 1803-1820. |
[6] | 曾岁康,雍斌. 全球降水计划IMERG和GSMaP反演降水在四川地区的精度评估[J]. 地理学报, 2019, 74(7): 1305-1318. |
[7] | 陆福志,鹿化煜. 秦岭—大巴山高分辨率气温和降水格点数据集的建立及其对区域气候的指示[J]. 地理学报, 2019, 74(5): 875-888. |
[8] | 杨家伟, 陈华, 侯雨坤, 赵英, 陈启会, 许崇育, 陈杰. 基于气象旱涝指数的旱涝急转事件识别方法[J]. 地理学报, 2019, 74(11): 2358-2370. |
[9] | 辛蕊, 段克勤. 2017年夏季秦岭降水的数值模拟及其空间分布[J]. 地理学报, 2019, 74(11): 2329-2341. |
[10] | 尹占娥,田鹏飞,迟潇潇. 基于情景的1951-2011年中国极端降水风险评估[J]. 地理学报, 2018, 73(3): 405-413. |
[11] | 朱秀迪, 张强, 孙鹏. 北京市快速城市化对短时间尺度降水时空特征影响及成因[J]. 地理学报, 2018, 73(11): 2086-2104. |
[12] | 张晓东,朱文博,张静静,朱连奇,赵芳,崔耀平. 伏牛山地森林植被物候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 地理学报, 2018, 73(1): 41-53. |
[13] | 张东良, 兰波, 杨运鹏. 不同时间尺度的阿尔泰山北部和南部降水对比研究[J]. 地理学报, 2017, 72(9): 1569-1579. |
[14] | 王圆圆, 郭徵, 李贵才, 郭兆迪. 基于广义加性模型估算1979-2014年三峡库区降水及其特征分析[J]. 地理学报, 2017, 72(7): 1207-1220. |
[15] | 刘雪梅, 张明军, 王圣杰, 王杰, 赵培培, 周盼盼. 2008-2014年祁连山区夏季降水的日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地理学报, 2016, 71(5): 754-7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