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报 ›› 2010, Vol. 65 ›› Issue (5): 595-604.doi: 10.11821/xb201005008
冯彦; 李运刚
收稿日期:
2010-01-08
修回日期:
2010-04-01
出版日期:
2010-05-25
发布日期:
2010-05-25
作者简介:
冯彦(1967-), 女, 研究员, 主要从事国际河流跨境水资源利用与管理、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研究。E-mail: fengyan@ynu.edu.cn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项目(4097109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 项目(2003CB415105)
FENG Yan; LI Yun-gang
Received:
2010-01-08
Revised:
2010-04-01
Online:
2010-05-25
Published:
2010-05-25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e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40971091; National key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973 Program), No.2003CB415105
摘要:
基于对哀牢山是云南东西部自然界线的认识,对比分析哀牢山—元江河谷东西两侧5个纬度带、近几十年的重要自然要素、农业种植结构、农民收入来源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特征,结果表明:西部较东部地形高差较大、≤15°宜农土地比重较少、水汽和热量资源更丰富,形成东西部间显著自然环境差异;东部较西部的经济作物、旱作种植比重更高,表明东西部在农业生产结构方面存在明显分异,而各部的种植结构(以旱作种植比例为例)在各纬度间呈近纬向的相似性变化;东部较西部的人均农业产值、农民纯收入及人均GDP更高,表明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时空差异,而东西各部内则存在较好的相似性。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方面佐证了哀牢山作为云南东西部界线的存在。
中图分类号:
P942
冯彦; 李运刚. 哀牢山——元江河谷对区域地理分异的影响[J]. 地理学报, 2010, 65(5): 595-604.
FENG Yan; LI Yungang (Asian International Rivers Center; Yunnan University; Kunming 650091; China). Regional Geographical Differences Affected by the Ailao Mountains-Yuanjiang River Valley[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0, 65(5): 595-604.
[1] Zhu Hua, Yan Lichun. List of Seed Plants in the Ailao Mountains of Yunnan Province, China. Kunming: Yun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2009: 1-3. [朱华, 闫丽春. 云南哀牢山种子植物. 昆明: 云南科技出版社, 2009: 1-3.] |
[1] | 龚胜生, 陈云. 中国人口疏密区分界线的历史变迁及数学拟合与地理意义[J]. 地理学报, 2019, 74(10): 2147-2162. |
[2] | 杨飞龄, 胡金明, 武瑞东. 基于NPWP的云南植物保护优先区分析[J]. 地理学报, 2013, 68(11): 1538-1548. |
[3] | 丁维贞, 曹晋滨. 等离子体片离子分界线的模拟研究[J]. 地理学报, 2013, 1(1): 1505-1514. |
[4] | 蔡晓梅, 朱竑, 刘晨. 情境主题餐厅员工地方感特征及其形成原因——以广州味道云南食府为例[J]. 地理学报, 2012, 67(2): 239-252. |
[5] | 付强, 诸云强, 孙九林, 孔云峰. 中国畜禽养殖的空间格局与重心曲线特征分析[J]. 地理学报, 2012, 67(10): 1383-1398. |
[6] | 胡金明1, 2 , 何大明1, 2, 吴绍洪3, 李运刚1, 2, 曹杰4. 纵向岭谷区北回归线一带年降水区域分异特征[J]. 地理学报, 2010, 65(3): 281-292. |
[7] | 刘泽华, 李海涛, 史春云, 汪侠, 张洪. 短期旅游流时间分布对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响应——以云南省黄金周旅游客流为例[J]. 地理学报, 2010, 65(12): 1624-1632. |
[8] | 吴启焰, 陈浩. 云南城市经济影响区空间组织演变规律[J]. 地理学报, 2007, 62(12): 1244-1252. |
[9] | 杨煜达,满志敏,郑景云. 清代云南雨季早晚序列的重建与夏季风变迁[J]. 地理学报, 2006, 61(7): 705-712. |
[10] | 庞洪喜, 何元庆, 卢爱刚, 赵井东, 宁宝英, 院玲玲, 宋波, 张宁宁. 玉龙雪山冰川稳定同位素分馏冬夏对比[J]. 地理学报, 2006, 61(5): 501-509. |
[11] | 彭建, 王仰麟, 叶敏婷, 常青. 区域产业结构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以云南省丽江市为例[J]. 地理学报, 2005, 60(5): 798-806. |
[12] | 蒋勇军, 袁道先, 章程, 况明生, 王建力, 谢世友, 张贵, 何绕生. 典型岩溶农业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性质的影响——以云南小江流域为例[J]. 地理学报, 2005, 60(5): 751-760. |
[13] | 赵景波. 关中平原420-350 ka BP的古土壤与环境[J]. 地理学报, 2005, 60(1): 32-40. |
[14] | 尤卫红, 何大明, 段长春. 云南纵向岭谷地区气候变化对河流径流量的影响[J]. 地理学报, 2005, 60(1): 95-105. |
[15] | 彭建,王仰麟,张源,李卫锋,吴健生,陈大为. 滇西北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效应 ——以云南省永胜县为例[J]. 地理学报, 2004, 59(4): 629-6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