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传胜,赵海英,孙贵艳,樊杰. 主体功能优化开发县域的功能区划探索——以浙江省上虞市为例[J]. 地理研究, 2010, 29(3): 481
-490
. |
[2] |
张雪芹, 陶杰, 尹志勇, 任雨. 1979~2005年青藏高原位势高度场变化趋势的时空特征[J]. 地理研究, 2010, 29(8): 1493
-1501
. |
[3] |
高更和, 李小建, 乔家君. 论中部农区农户打工区位选择影响因素——以河南省三个样本村为例[J]. 地理研究, 2009, 28(6): 1484
-1493
. |
[4] |
王兰霞, 李 巍, 王 蕾. 哈尔滨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物元评价[J]. 地理研究, 2009, 28(4): 1001
-1010
. |
[5] |
吉力力·阿不都外力, 木巴热克·阿尤普. 基于生态足迹的中亚区域生态安全评价[J]. 地理研究, 2008, 27(6): 1308
-1320
. |
[6] |
刘学军, 晋 蓓, 王彦芳. DEM流径算法的相似性分析[J]. 地理研究, 2008, 27(6): 1347
-1357
. |
[7] |
刘云刚, 许学强. 实用主义VS科学主义:中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取向[J]. 地理研究, 2010, 29(11): 2059
-2069
. |
[8] |
苏平, 党宁, 吴必虎. 北京环城游憩带旅游地类型与空间结构特征[J]. 地理研究, 2004, 23(3): 403
-410
. |
[9] |
刘彦随, 陈百明. 中国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J]. 地理研究, 2002, 21(3): 324
-330
. |
[10] |
赵雪雁. 生计资本对农牧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以甘南高原为例[J]. 地理研究, 2011, 30(4): 687
-69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