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报 ›› 2010, Vol. 65 ›› Issue (8): 919-928.doi: 10.11821/xb201008003
赵媛, 郝丽莎, 杨足膺
收稿日期:
2009-08-30
修回日期:
2010-05-18
出版日期:
2010-08-20
发布日期:
2010-08-20
作者简介:
赵媛(1963-), 女, 汉族, 江苏南京人, 教授, 博士, 博士生导师, 中国地理学会会员(S110002382M)。主要从事能源经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E-mail: zhaoyuan@njnu.edu.cn
基金资助:
南京师范大学“211 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区域发展中的空间结构、资源约束和环境效应);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JSBYJ016)
ZHAO Yuan, HAO Lisha, YANG Zuying
Received:
2009-08-30
Revised:
2010-05-18
Online:
2010-08-20
Published:
2010-08-20
Supported by:
3rd Key Discipline Development Item of "Project 211" of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Spatial structure, resource constraint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 in regional development; Jiangsu Social Science Foundation Project(06JSBYJ016)
摘要:
提高能源效率是江苏省突破能源困局的重要途径。文章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在全要素生产力分析框架下,测度2007 年江苏省各地级市能源利用的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析3 类能源效率的空间分异特征,并根据3 类能源效率的关联关系划分能源效率的地域类型;进而采用变异系数(CV)、单位GDP能耗和大中型 企业集中指数(CI) 等指标,结合各地级市的产业结构特征,分析江苏省能源效率地域分异成因;最后,根据DEA模型的投入产出优化目标值(Targets),探讨提高各地级市能源效率的对策措施。研究结果表明:① 江苏省能源效率总体上呈南高北低、东西分化的分布特征,并存 在轻工业型和重工业型两大“DEA有效”极核;② 能源规模效率是制约江苏省能源综合效率的主要方面;③ 单位GDP能耗可以集中反映区域能源技术效率水平,大中型企业集中指数可以集中反映区域能源规模效率水平;④ 高耗能产业比重高的区域其能源技术效率相对较低, 居于经济区过渡地带或边缘区位的区域其能源规模效率相对较低;⑤ 全省普遍存在生产要素投入冗余现象,可通过优化投资环境、产业结构高级化、突出特色产业、提升产业技术、提高劳动力素质及提高产业集中程度等途径来提高区域的能源利用效率。
赵媛, 郝丽莎, 杨足膺. 江苏省能源效率空间分异特征与成因分析[J]. 地理学报, 2010, 65(8): 919-928.
ZHAO Yuan, HAO Lisha, YANG Zuying.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of Energy Efficiency and Its Causes in Jiangsu[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0, 65(8): 919-928.
|
[1] | 齐贵增, 白红英, 赵婷, 孟清, 张善红. 秦岭陕西段南北坡植被对干湿变化响应敏感性及空间差异[J]. 地理学报, 2021, 76(1): 44-56. |
[2] | 高晓路, 吴丹贤, 颜秉秋. 北京城市老年贫困人口识别与空间分布[J]. 地理学报, 2020, 75(8): 1557-1571. |
[3] | 刘立程, 刘春芳, 王川, 李鹏杰. 黄土丘陵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研究——以兰州市为例[J]. 地理学报, 2019, 74(9): 1921-1937. |
[4] | 田原,余成群,查欣洁,高星,于明寨. 青藏高原西部、南部和东北部边界地区天然水的水化学性质及其成因[J]. 地理学报, 2019, 74(5): 975-991. |
[5] | 张生瑞, 王英杰, 张桐艳, 曹瑞昌. 基于跨省界自然地理实体地名空间格局的行政管理优化[J]. 地理学报, 2019, 74(4): 797-813. |
[6] | 代稳, 吕殿青, 李景保, 王金凤, 赵增友. 水系连通变异下荆南三口河系水文干旱识别与特征分析[J]. 地理学报, 2019, 74(3): 557-571. |
[7] | 鲁莎莎, 刘彦随, 秦凡. 环渤海地区农业地域功能演进及其影响因素[J]. 地理学报, 2019, 74(10): 2011-2026. |
[8] | 张扬,白红英,苏凯,黄晓月,孟清,郭少壮. 1960-2013年秦岭陕西段南北坡极端气温变化空间差异[J]. 地理学报, 2018, 73(7): 1296-1308. |
[9] | 陈玮彤,张东,崔丹丹,吕林,谢伟军,施顺杰,侯泽宇. 基于遥感的江苏省大陆岸线岸滩时空演变[J]. 地理学报, 2018, 73(7): 1365-1380. |
[10] | 崔学刚, 方创琳, 张蔷. 山东半岛城市群高速交通优势度与土地利用效率的空间关系[J]. 地理学报, 2018, 73(6): 1149-1161. |
[11] | 刘彦随,张紫雯,王介勇. 中国农业地域分异与现代农业区划方案[J]. 地理学报, 2018, 73(2): 203-219. |
[12] | 靳诚,徐菁,黄震方,陆玉麒,柯文前,陈娱. 基于高速公路联网收费数据的江苏省交通流动特征与影响因素[J]. 地理学报, 2018, 73(2): 248-260. |
[13] | 李智,张小林,李红波,袁源. 江苏典型县域城乡聚落规模体系的演化路径及驱动机制[J]. 地理学报, 2018, 73(12): 2392-2408. |
[14] | 林雄斌,杨家文,陶卓霖,宋金平,任颋. 交通投资、经济空间集聚与多样化路径——空间面板回归与结构方程模型视角[J]. 地理学报, 2018, 73(10): 1970-1984. |
[15] | 朱鹤, 刘家明, 桑子文, 魏文栋, 魏宗财. 民族文化资源的类型特征及成因分析——以格萨尔(果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例[J]. 地理学报, 2017, 72(6): 1118-11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