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报 ›› 2006, Vol. 61 ›› Issue (8): 798-808.doi: 10.11821/xb200608002
吕拉昌1,2, 王建军2, 魏也华3
收稿日期:
2005-12-26
修回日期:
2006-03-28
出版日期:
2006-08-25
发布日期:
2006-08-25
作者简介:
吕拉昌 (1963-), 男, 博士, 教授, 中国地理学会会员, 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发展与规划研究。E-mail: lachanglu@yahoo.com.cn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057104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05BJL042);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04009529) 联合资助
LU Lachang1,2, WANG Jianjun2, WEI Yehua3
Received:
2005-12-26
Revised:
2006-03-28
Online:
2006-08-25
Published:
2006-08-25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40571049;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oundation, No.05BJL042;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Guangdong Province, No.04009529
摘要:
全球化与新经济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和演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基于统计资料及实际调查,分析了广州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过程及格局。结果显示,广州城市演化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包括单中心增长模式、飞地发展模式、“二元”空间结构模式及融合多核心网络模式。现阶段处于二元空间结构模式的发展阶段,新城市区域与老城市区域在产业结构、人口结构、景观特征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这种城市空间形态结构的演变及格局,是全球化及新经济因素、体制因素、政策及城市规划因素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近年来,全球化与新经济对城市空间形态发展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广州城市空间结构的分析对我国大都市空间结构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吕拉昌,王建军,魏也华. 全球化与新经济背景下的广州市空间结构[J]. 地理学报, 2006, 61(8): 798-808.
LU Lachang, WANG Jianjun, WEI Yehua. Spatial Restructuring in Guangzhou City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and the New Economy[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6, 61(8): 798-808.
|
[1] | 金凤君, 姚作林, 陈卓. 环南海区域发展特征与一体化经济区建设前景[J]. 地理学报, 2021, 76(2): 428-443. |
[2] | 安宁,冯秋怡,朱竑. 基于报业话语的广州非裔社区的空间想象分析[J]. 地理学报, 2019, 74(8): 1650-1662. |
[3] | 林荣平, 周素红, 闫小培. 1978年以来广州市居民职住地选择行为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的代际差异[J]. 地理学报, 2019, 74(4): 753-769. |
[4] | 马恩朴, 蔡建明, 林静, 韩燕, 廖柳文, 韩炜. 远程耦合视角下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解释[J]. 地理学报, 2019, 74(3): 421-431. |
[5] | 杨莹,林琳,钟志平,欧莹莹,徐茜,蒙美昀,郝珊. 基于应对公共健康危害的广州社区恢复力评价及空间分异[J]. 地理学报, 2019, 74(2): 266-284. |
[6] | 屠爽爽,龙花楼,张英男,周星颖. 典型村域乡村重构的过程及其驱动因素[J]. 地理学报, 2019, 74(2): 323-339. |
[7] | 吴蓉,黄旭,刘晔,李志刚. 广州城市居民地方依恋测度与机理[J]. 地理学报, 2019, 74(2): 379-393. |
[8] | 薛德升, 邹小华. 基于中资商业银行全球空间扩展的世界城市网络及其影响因素[J]. 地理学报, 2018, 73(6): 989-1001. |
[9] | 刘卫东,宋周莺,刘志高,叶尔肯·吾扎提,宋涛,牛方曲,韩梦瑶. “一带一路”建设研究进展[J]. 地理学报, 2018, 73(4): 620-636. |
[10] | 黄耿志,冷疏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推动下的中国人文地理学发展[J]. 地理学报, 2018, 73(3): 578-594. |
[11] | 杨文越,曹小曙. 居住自选择视角下的广州出行碳排放影响机理[J]. 地理学报, 2018, 73(2): 346-361. |
[12] | 修春亮,魏冶,王绮. 基于“规模—密度—形态”的大连市城市韧性评估[J]. 地理学报, 2018, 73(12): 2315-2328. |
[13] | 陈淳,袁振杰,朱竑. 城镇化背景下广州流动儿童对“家”空间的建构[J]. 地理学报, 2018, 73(12): 2440-2451. |
[14] | 周素红, 宋江宇, 宋广文. 广州市居民工作日小汽车出行个体与社区双层影响机制[J]. 地理学报, 2017, 72(8): 1444-1457. |
[15] | 谭章智, 李少英, 黎夏, 刘小平, 陈逸敏, 李威贤. 城市轨道交通对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效应[J]. 地理学报, 2017, 72(5): 850-8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