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报 ›› 2005, Vol. 60 ›› Issue (4): 637-644.doi: 10.11821/xb200504012
高向东, 吴文钰
收稿日期:
2004-12-01
修回日期:
2005-04-20
出版日期:
2005-07-25
发布日期:
2005-07-25
作者简介:
高向东, 男, 副教授, 博士, 主要从事城市人口与经济研究。E-mail: xdgao@ecnu.edu.cn
基金资助:
教育部"十五"规划项目 (01JA840019)
GAO Xiangdong, WU Wenyu
Received:
2004-12-01
Revised:
2005-04-20
Online:
2005-07-25
Published:
2005-07-25
Supported by:
The 10th Five-Year Plan Foundation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PRC, No.01JA840019
摘要:
利用上海市1990年第四次、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运用4种不同的方法划分上海市区,分析了上海市1990~2000年的人口分布变动,模拟了1990年和2000年的人口分布模型。结果表明:从1990年到2000年的10年中,上海中心城人口大量减少,郊区人口增加,人口郊区化显著,上海人口分布变动趋于均衡;上海人口的郊迁扩散方式,主要与同心圆式的环形道路与放射形道路作为基本骨架的城市建设格局有密切关系,尤其是受早已建成的内环线的影响;上海人口郊区化主要表现为近域推进, 1990~2000年的圈层人口密度变动曲线的相交点大约在5 km处,圈层人口密度变化主要在16 km之内;对人口分布模型的模拟则表明,上海人口分布虽然符合负指数函数模型,但不是最优模型,上海人口密度分布的最优模型是Cubic函数。
高向东, 吴文钰. 20世纪90年代上海市人口分布变动及模拟[J]. 地理学报, 2005, 60(4): 637-644.
GAO Xiangdong, WU Wenyu. Population Redistribution and Modelling of Shanghai City in the 1990s[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5, 60(4): 637-644.
|
[1] | 王德, 李丹, 傅英姿.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上海市不同住宅区居民就业空间研究[J]. 地理学报, 2020, 75(8): 1585-1602. |
[2] | 马海涛. 知识流动空间的城市关系建构与创新网络模拟[J]. 地理学报, 2020, 75(4): 708-721. |
[3] | 塔娜, 申悦. 基于共享度的上海郊区社区居民活动空间隔离及其影响因素[J]. 地理学报, 2020, 75(4): 849-859. |
[4] | 夏军, 张永勇, 穆兴民, 左其亭, 周宇建, 赵广举. 中国生态水文学发展趋势与重点方向[J]. 地理学报, 2020, 75(3): 445-457. |
[5] | 戚伟, 刘盛和, 周亮. 青藏高原人口地域分异规律及“胡焕庸线”思想应用[J]. 地理学报, 2020, 75(2): 255-267. |
[6] | 孙毅中, 杨静, 宋书颖, 朱杰, 戴俊杰. 多层次矢量元胞自动机建模及土地利用变化模拟[J]. 地理学报, 2020, 75(10): 2164-2179. |
[7] | 朱玮, 梁雪媚, 桂朝, 冯永恒, 闫嘉. 上海职住优化效应的代际差异[J]. 地理学报, 2020, 75(10): 2192-2205. |
[8] | 张杰, 史培军, 杨静, 龚道溢. 北京地区景观城市化进程对暴雨过程的影响——以“7·21”暴雨为例[J]. 地理学报, 2020, 75(1): 113-125. |
[9] | 张行,梁小英,刘迪,史琴琴,陈海. 生态脆弱区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时空演变及情景模拟[J]. 地理学报, 2019, 74(7): 1450-1466. |
[10] | 林晓,徐伟,杜德斌,杨凡. 上海市风险投资企业的空间分布与“技术—资本”地理邻近性[J]. 地理学报, 2019, 74(6): 1112-1130. |
[11] | 崔学刚,方创琳,刘海猛,刘晓菲,李咏红.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动态模拟理论及方法的研究进展[J]. 地理学报, 2019, 74(6): 1079-1096. |
[12] | 王超, 阚瑷珂, 曾业隆, 李国庆, 王民, 次仁.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西藏人口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J]. 地理学报, 2019, 74(4): 664-680. |
[13] | 朱文博, 张静静, 崔耀平, 郑辉, 朱连奇.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情景的生态系统碳储量评估——以太行山淇河流域为例[J]. 地理学报, 2019, 74(3): 446-459. |
[14] | 卓莉, 张子彦, 雷小雨, 李秋萍, 陶海燕. 基于蒙特卡洛生存分析探究东北森林物候的影响因素[J]. 地理学报, 2019, 74(3): 490-503. |
[15] | 蒋晓辉,夏军,黄强,龙爱华,董国涛,宋进喜. 黑河“97”分水方案适应性分析[J]. 地理学报, 2019, 74(1): 103-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