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报 ›› 2005, Vol. 60 ›› Issue (3): 495-502.doi: 10.11821/xb200503016
李泳, 陈晓清, 胡凯衡, 何淑芬
收稿日期:
2004-10-28
修回日期:
2005-02-18
出版日期:
2005-05-25
发布日期:
2005-05-25
作者简介:
李泳 (1967-), 男, 副研, 当前的主要兴趣在泥石流的系统动力学方面。E-mail: ylie@imde.ac.cn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0101001);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0025103)
LI Yong, CHEN Xiaoqing, HU Kaiheng, HE Shufen
Received:
2004-10-28
Revised:
2005-02-18
Online:
2005-05-25
Published:
2005-05-25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40101001;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for Outstanding Youth, No.40025103
摘要:
泥石流是主动的流域物质输移形式, 土体的颗粒组成决定了泥石流的活动。不同地区、不同流域、不同密度的泥石流样本分析表明, 高密度 (ρs > 2 g/cm3) 泥石流的颗粒分布曲线总体上具有指数形式, 指数呈现出显著的区域性差异。泥石流多发生在一定的指数区间;颗粒组成具有良好的分形特征, 不同密度泥石流颗粒的分形区间不同, 这个区间可以认为是形成泥石流结构的颗粒区间, 从而也确定了泥石流基质的颗粒界限;颗粒的分维随密度变化, 密度越大 (大颗粒含量越多), 分维越大。颗粒的分形结构也是颗粒孔隙的分形结构, 它决定了土体的液化, 因而也决定了泥石流所表现的特征。
李泳, 陈晓清, 胡凯衡, 何淑芬. 泥石流颗粒组成的分形特征[J]. 地理学报, 2005, 60(3): 495-502.
LI Yong, CHEN Xiaoqing, HU Kaiheng, HE Shufen. Fractality of Grain Composition of Debris Flows[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5, 60(3): 495-502.
|
[1] | 梁馨月, 徐梦珍, 吕立群, 崔一飞, 张风宝. 基于地貌特征的青藏高原边缘泥石流沟分类[J]. 地理学报, 2020, 75(7): 1373-1385. |
[2] | 胡凯衡, 魏丽, 刘双, 李秀珍. 横断山区泥石流空间格局和激发雨量分异性研究[J]. 地理学报, 2019, 74(11): 2303-2313. |
[3] | 魏学利,陈宁生. 官坝河泥石流发育特征及对四川邛海的泥沙淤积效应[J]. 地理学报, 2018, 73(1): 81-91. |
[4] | 李小建, 许家伟, 海贝贝. 县域聚落分布格局演变分析——基于1929-2013年河南巩义的实证研究[J]. 地理学报, 2015, 70(12): 1870-1883. |
[5] | 徐进勇, 张增祥, 赵晓丽, 温庆可, 左丽君, 汪潇, 易玲. 2000-2012年中国北方海岸线时空变化分析[J]. 地理学报, 2013, 68(5): 651-660. |
[6] | 王小军, 张强, 古璇清. 基于分形理论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空间尺度变异[J]. 地理学报, 2012, 67(9): 1201-1212. |
[7] | 高义, 苏奋振, 周成虎, 杨晓梅, 孙晓宇, 张丹丹. 基于分形的中国大陆海岸线尺度效应研究[J]. 地理学报, 2011, 66(3): 331-339. |
[8] | 马荣华, 顾朝林, 蒲英霞, 马晓冬, 朱传耿. 苏南沿江城镇扩展的空间模式及其测度[J]. 地理学报, 2007, 62(10): 1011-1022. |
[9] | 冯健. 杭州城市形态和土地利用结构的时空演化[J]. 地理学报, 2003, 58(3): 343-353. |
[10] | 谈明洪,吕昌河. 以建成区面积表征的中国城市规模分布[J]. 地理学报, 2003, 58(2): 285-293. |
[11] | 何易平,马东涛,崔鹏,陈瑞. 西藏中尼公路沿线的泥石流[J]. 地理学报, 2002, 57(3): 275-283. |
[12] | 杨山. 发达地区城乡聚落形态的信息提取与分形研究——以无锡市为例[J]. 地理学报, 2000, 55(6): 671-678. |
[13] | 唐川,朱静. 澜沧江中下游滑坡泥石流分布规律与危险区划[J]. 地理学报, 1999, 54(s1): 84-92. |
[14] | 刘继生, 陈彦光. 交通网络空间结构的分形维数及其测算方法探讨[J]. 地理学报, 1999, 54(5): 471-478. |
[15] | 王治华. 金沙江下游的滑坡和泥石流[J]. 地理学报, 1999, 54(2): 142-1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