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莫多闻, 周力平, 刘耕年, 李有利, 夏正楷, 张家富, 李宜垠. 北京大学地貌第四纪学科的创建与发展[J]. 地理学报, 2017, 72(11): 1974-1996. |
[2] |
张威, 付延菁, 刘蓓蓓, 刘亮, 崔之久, 师源凰, 王斯文. 阿尔泰山喀纳斯河谷晚第四纪冰川地貌演化过程[J]. 地理学报, 2015, 70(5): 739-750. |
[3] |
朱秉启, 于静洁, 秦晓光, 刘子亭, 熊黑钢. 新疆地区沙漠形成与演化的古环境证据[J]. 地理学报, 2013, 68(5): 661-679. |
[4] |
李中轩, 朱诚, 吴国玺, 郑朝贵, 邵仕训, 冯非凡, 王宁. 河南省史前人类遗址的时空分布及其驱动因子[J]. 地理学报, 2013, 68(11): 1527-1537. |
[5] |
赵井东, 施雅风, 王杰. 中国第四纪冰川演化序列与MIS对比研究的新进展[J]. 地理学报, 2011, 66(7): 867-884. |
[6] |
范天来, 范育新, 魏国孝. 河套盆地西山咀凸起区湖相地层的发现及其测年[J]. 地理学报, 2011, 66(5): 698-708. |
[7] |
李郎平; 鹿化煜. 黄土高原25万年以来粉尘堆积与侵蚀的定量估算[J]. 地理学报, 2010, 65(1): 37-52. |
[8] |
胡小猛; 郭家秀; 胡向阳. 汾河地堑湖盆第四纪地貌—沉积特征的构造控制[J]. 地理学报, 2010, 65(1): 73-81. |
[9] |
许炯心,李炳元,杨小平,周力平,师长兴,高抒,郑祥民,熊康宁,朱秉启,汪亚平,周立旻. 中国地貌与第四纪研究的近今进展与未来展望[J]. 地理学报, 2009, 64(11): 1375-1393. |
[10] |
胡小猛,傅建利,李有利. 汾河流域地貌发育对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的响应[J]. 地理学报, 2002, 57(3): 310-318. |
[11] |
黄镇国,张伟强. 中国热带红树林的发展及其地理背景[J]. 地理学报, 2002, 57(2): 174-184. |
[12] |
李洪江, 崔之久, 赵亮. 内蒙、河北山区壶穴的成因探讨——兼论壶穴成因分类[J]. 地理学报, 2001, 56(2): 223-231. |
[13] |
《地理学报》. 笔谈:地理环境与冰川研究——祝贺施雅风院士八十华诞[J]. 地理学报, 1999, 54(1): 1-8. |
[14] |
闫顺, 穆桂金, 许英勤, 赵振宏. 新疆罗布泊地区第四纪环境演变[J]. 地理学报, 1998, 53(4): 332-340. |
[15] |
童国榜, 羊向东, 王苏民, 陈祖荫, 夏良华. 扎赍诺尔晚第四纪孢粉植物群的生态类型探讨[J]. 地理学报, 1997, 52(1): 72-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