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孙晶, 刘建国, 杨新军, 赵福强, 覃驭楚, 姚莹莹, 王放, 伦飞, 王洁晶, 秦波, 刘涛, 张丛林, 黄宝荣, 程叶青, 石金莲, 张劲松, 唐华俊, 杨鹏, 吴文斌. 人类世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远程耦合框架及其应用[J]. 地理学报, 2020, 75(11): 2408-2416. |
[2] |
王玉明,王瑞康. 城市化时期郊区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上升的原因[J]. 地理学报, 2018, 73(9): 1647-1657. |
[3] |
陈莎, 刘倩, 贾玉连, 陈鑫鑫, 王传胜, 万智巍, 洪祎君, 冷雪, 王昕梅, 曹向明, 彭学敏, 王野乔. 气候环境驱动下的中国北方早期社会历史时空演进及其机制[J]. 地理学报, 2017, 72(9): 1580-1593. |
[4] |
刘凤山, 陈莹, 史文娇, 张帅, 陶福禄, 葛全胜. 农业物候动态对地表生物物理过程及气候的反馈研究进展[J]. 地理学报, 2017, 72(7): 1139-1150. |
[5] |
杨兴柱, 王群. 皖南旅游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影响分析[J]. 地理学报, 2013, 68(6): 851-867. |
[6] |
林珍铭, 夏斌. 熵视角下的广州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J]. 地理学报, 2013, 68(1): 45-57. |
[7] |
戴光全, 谭健萍. 基于报纸媒体内容分析和信息熵的广交会综合影响力时空分布[J]. 地理学报, 2012, 67(8): 1109-1124. |
[8] |
王玉明. 地理环境演化趋势的熵变化分析[J]. 地理学报, 2011, 66(11): 1508-1517. |
[9] |
何奇瑾, 周广胜. 我国夏玉米潜在种植分布区的气候适宜性研究[J]. 地理学报, 2011, 66(11): 1443-1450. |
[10] |
陈明星, 陆大道, 张华. 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测度及其动力因子分析[J]. 地理学报, 2009, 64(4): 387-398. |
[11] |
唐华俊, 吴文斌, 杨鹏, 陈佑启, Peter H. Verburg.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 模型研究进展[J]. 地理学报, 2009, 64(4): 456-468. |
[12] |
王军,许世远,陈振楼,毕春娟. 长江口滨岸湿地环境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J]. 地理学报, 2004, 59(6): 927-937. |
[13] |
李克让, 陈育峰, 黄玫, 李晓兵, 叶卓佳. 气候变化对土地覆被变化的 影响及其反馈模型[J]. 地理学报, 2000, 55(s1): 57-63. |
[14] |
曾辉, 邵楠, 郭庆华. 珠江三角洲东部常平地区景观异质性研究[J]. 地理学报, 1999, 54(3): 255-262. |
[15] |
张新生, 何建邦 . 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空间决策支持[J]. 地理学报, 1997, 52(6): 507-5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