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从较新的角度探讨了自然地理区划的对象和原则等问题。文章指出,地球内能与太阳辐射能都是地表自然综合体演化的外部条件;高度地带性也是地理地带性规律的主要内容。并强调了水热对比关系是各级自然综合体差异的主要根源。
李万. 自然地理区划问题探讨[J]. 地理学报, 1987, 42(4): 376-381.
Li Wan. A DISCUSSION ON THE PROBLEMS OF PHYSICAL GEOGRAPHICAL REGIONALIZATION[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87, 42(4): 376-381.
[1] | 龚胜生, 陈云. 中国人口疏密区分界线的历史变迁及数学拟合与地理意义[J]. 地理学报, 2019, 74(10): 2147-2162. |
[2] | 史文娇, 刘奕婷, 石晓丽. 气候变化对北方农牧交错带界线变迁影响的定量探测方法研究[J]. 地理学报, 2017, 72(3): 407-419. |
[3] | 刘闯, 石瑞香, 陈文波. 世界屋脊生态地理区区域划分界线及其数据成果[J]. 地理学报, 2014, 69(s1): 12-19. |
[4] | 张镱锂, 李炳元, 郑度. 《论青藏高原范围与面积》一文数据的发表——青藏高原范围界线与面积地理信息系统数据[J]. 地理学报, 2014, 69(s1): 65-68. |
[5] | 王劲峰, 葛咏, 李连发, 孟斌, 武继磊, 柏延臣, 杜世宏, 廖一兰, 胡茂桂, 徐成东. 地理学时空数据分析方法[J]. 地理学报, 2014, 69(9): 1326-1345. |
[6] | 怀保娟, 李忠勤, 孙美平, 周平, 肖燕. 近50年黑河流域的冰川变化遥感分析[J]. 地理学报, 2014, 69(3): 365-377. |
[7] | 李炳元, 潘保田, 程维明, 韩嘉福, 齐德利, 朱澈. 中国地貌区划新论[J]. 地理学报, 2013, 68(3): 291-306. |
[8] | 杨宇, 董雯, 刘毅. 多元视角下的新疆行政区划调整思考[J]. 地理学报, 2013, 68(10): 1367-1379. |
[9] | 丁维贞, 曹晋滨. 等离子体片离子分界线的模拟研究[J]. 地理学报, 2013, 1(1): 1505-1514. |
[10] | 付强, 诸云强, 孙九林, 孔云峰. 中国畜禽养殖的空间格局与重心曲线特征分析[J]. 地理学报, 2012, 67(10): 1383-1398. |
[11] | 张雪芹, 孙杨, 郑度, 毛炜峄. 中国干旱区温度带界线对气候变暖的响应[J]. 地理学报, 2011, 66(9): 1166-1178. |
[12] | 冯彦; 李运刚. 哀牢山——元江河谷对区域地理分异的影响[J]. 地理学报, 2010, 65(5): 595-604. |
[13] | 郑度, 欧阳, 周成虎. 对自然地理区划方法的认识与思考[J]. 地理学报, 2008, 63(6): 563-573. |
[14] | 赵景波. 关中平原420-350 ka BP的古土壤与环境[J]. 地理学报, 2005, 60(1): 32-40. |
[15] | 杨建平,丁永建,陈仁升,刘连友. 近50年来中国干湿气候界线的10年际波动[J]. 地理学报, 2002, 57(6): 655-6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