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报 ›› 1986, Vol. 41 ›› Issue (2): 177-183.doi: 10.11821/xb198602008
陈永申, 梁珊
出版日期:
1986-04-15
发布日期:
1986-04-15
Chen Yongshen, Liang Shan
Online:
1986-04-15
Published:
1986-04-15
摘要: 竺可桢同志是我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他数十年如一日,始终战斗在科研前沿,为发展我国科学技术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是我国科学事业受人爱戴的领导人之一。竺老是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
陈永申, 梁珊. 竺可桢同志关于发展地理学的思想[J]. 地理学报, 1986, 41(2): 177-183.
Chen Yongshen, Liang Shan . SOME THINKINGS ON DEVELOPING MODERN GEOGRAPHY FROM PROF. ZHU KEZHEN[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86, 41(2): 177-183.
[1] | 邓祥征, 梁立, 吴锋, 王振波, 何书金. 发展地理学视角下中国区域均衡发展[J]. 地理学报, 2021, 76(2): 261-276. |
[2] | 金贵, 邓祥征, 董寅, 吴锋. 发展地理学视角下中国多维贫困测度及时空交互特征[J]. 地理学报, 2020, 75(8): 1633-1646. |
[3] | 邓祥征, 金贵, 何书金, 王成新, 李兆华, 王占岐, 宋马林, 杨庆媛, 张安录, 陈建成. 发展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 地理学报, 2020, 75(2): 226-239. |
[4] | 葛全胜, 廖小罕, 高星, 封志明, 刘卫东, 廖晓勇, 诸云强.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80年回顾及展望[J]. 地理学报, 2020, 75(12): 2537-2546. |
[5] | 刘昌明, 郑度, 崔鹏, 葛全胜, 刘纪远, 吴绍洪, 汤秋鸿, 宋献方, 杨林生. 自然地理学创新发展与展望[J]. 地理学报, 2020, 75(12): 2547-2569. |
[6] | 孙鸿烈, 石玉林, 李文华, 封志明, 江东. 自然资源综合考察与资源科学综合研究[J]. 地理学报, 2020, 75(12): 2610-2619. |
[7] | 欧阳竹, 邓祥征, 孙志刚, 龙花楼, 张林秀, 李发东, 金贵. 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区域农业研究[J]. 地理学报, 2020, 75(12): 2636-2654. |
[8] | 熊巨华, 王佳, 史云飞, 李飞, 张新林, 耿豪鹏, 张晴, 官冬杰, 王天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理科学申请代码的调整优化[J]. 地理学报, 2020, 75(11): 2283-2297. |
[9] | 陈明星, 梁龙武, 王振波, 张文忠, 余建辉, 梁宜. 美丽中国与国土空间规划关系的地理学思考[J]. 地理学报, 2019, 74(12): 2467-2481. |
[10] | 刘小鹏, 李伟华, 王鹏, 王亚娟, 程静, 马存霞. 发展地理学视角下欠发达地区贫困的地方分异与治理[J]. 地理学报, 2019, 74(10): 2108-2122. |
[11] | 王淑强, 青秀玲, 王晶, 陈卉, 崔璟, 王绍强, 裴韬, 佟学思, 刘啸, 赵航, 杜涛. 基于文献计量方法的国际地理科学研究机构竞争力分析[J]. 地理学报, 2017, 72(9): 1702-1716. |
[12] | 吴绍洪, 赵东升, 尹云鹤, 杨勤业, 张雪芹. 自然地理学综合研究理论与实践之继承与创新[J]. 地理学报, 2016, 71(9): 1484-1493. |
[13] | 陆大道. 地理科学的价值与地理学者的情怀[J]. 地理学报, 2015, 70(10): 1539-1551. |
[14] | 陆大道. “未来地球”框架文件与中国地理科学的发展——从“未来地球”框架文件看黄秉维先生论断的前瞻性[J]. 地理学报, 2014, 69(8): 1043-1051. |
[15] | 傅伯杰. 地理学综合研究的途径与方法:格局与过程耦合[J]. 地理学报, 2014, 69(8): 1052-10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