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报 ›› 1985, Vol. 40 ›› Issue (1): 37-49.doi: 10.11821/xb198501005
叶文华
出版日期:
1985-01-15
发布日期:
1985-01-15
Ye Wenhua
Online:
1985-01-15
Published:
1985-01-15
摘要: 土壤的结构形态,叫土体构型,是整个土体的各个层次的排列组合关系,把土壤作为一个整体,不仅耕作层有重要作用,同时其下各层对整个土壤肥力也有重要影响。
叶文华. 华北平原农田土体构型与作物生长关系的研究[J]. 地理学报, 1985, 40(1): 37-49.
Ye Wenhu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LUMSTRUCTURE PATTERNS AND GROWTH OF CROPS IN FARM-LAND OF NORTH CHINA PLAIN[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85, 40(1): 37-49.
[1] | 刘彦随, 冯巍仑, 李裕瑞. 现代农业地理工程与农业高质量发展——以黄土丘陵沟壑区为例[J]. 地理学报, 2020, 75(10): 2029-2046. |
[2] | 余慧倩,张强,孙鹏,宋长青. 干旱强度及发生时间对华北平原五省冬小麦产量影响[J]. 地理学报, 2019, 74(1): 87-102. |
[3] | 麦麦提吐尔逊·艾则孜, 阿吉古丽·马木提, 艾尼瓦尔·买买提, 马国飞. 博斯腾湖流域绿洲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J]. 地理学报, 2017, 72(9): 1680-1694. |
[4] | 李小云, 杨宇, 刘毅, 刘慧. 政府调控对华北平原农户抗旱行为的影响及效应[J]. 地理学报, 2017, 72(6): 1078-1090. |
[5] | 王学, 李秀彬, 辛良杰, 谈明洪, 李升发, 王仁靖. 华北地下水超采区冬小麦退耕的生态补偿问题探讨[J]. 地理学报, 2016, 71(5): 829-839. |
[6] | 冀咏赞, 闫慧敏, 刘纪远, 匡文慧, 胡云锋. 基于MODIS数据的中国耕地高中低产田空间分布格局[J]. 地理学报, 2015, 70(5): 766-778. |
[7] | 徐新良, 刘洛. 中国农田熟制资源地理分布数据[J]. 地理学报, 2014, 69(s1): 49-53. |
[8] | 闫慧敏, 刘纪远, 黄河清, 董金玮, 徐新良, 王军邦. 城市化和退耕还林草对中国耕地生产力的影响[J]. 地理学报, 2012, 67(5): 579-588. |
[9] | 莫兴国, 刘苏峡, 林忠辉, 邱建秀. 华北平原蒸散和GPP格局及其对气候波动的响应[J]. 地理学报, 2011, 66(5): 589-598. |
[10] | 陈逸敏, 黎夏, 刘小平, 李少英. 基于耦合地理模拟优化系统GeoSOS的农田保护区预警[J]. 地理学报, 2010, 65(9): 1137-1145. |
[11] | 朱晓华, 陈秧分, 刘彦随, 张济, 李亚云, 丁晶晶. 空心村土地整治潜力调查与评价技术方法——以山东省禹城市为例[J]. 地理学报, 2010, 65(6): 736-744. |
[12] | 陈玉福, 孙虎, 刘彦随. 中国典型农区空心村综合整治模式[J]. 地理学报, 2010, 65(6): 727-735. |
[13] | 庞瑞洺, 许清海, 丁伟, 张生瑞. 河北省中南部农田孢粉组合特征[J]. 地理学报, 2010, 65(11): 1345-1354. |
[14] | 孙超,陈振楼,毕春娟,刘耀龙,张翠,王东启,史贵涛,叶明武. 上海市崇明岛农田土壤重金属的环境质量评价[J]. 地理学报, 2009, 64(5): 619-628. |
[15] | 尹志芳,欧阳华,徐兴良,宋明华,段德玉,张宪洲. 拉萨河谷灌丛草原与农田水热平衡 及植被水分利用特征[J]. 地理学报, 2009, 64(3): 303-3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