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报 ›› 2010, Vol. 65 ›› Issue (5): 553-562.doi: 10.11821/xb201005005
尹占娥1, 许世远2, 殷杰2, 王军2
收稿日期:
2009-10-18
修回日期:
2010-03-09
出版日期:
2010-05-25
发布日期:
2010-05-25
通讯作者:
许世远, 教授, E-mail: syxu@geo.ecnu.edu.cn
作者简介:
尹占娥(1963-), 女, 山西兴县人, 博士, 副教授, 中国地理学会会员(S110000896M), 主要从事遥感、GIS 和城市自然灾害等研究。E-mail: zhaneyin@126.com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重点项目(40571006; 40730526); 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项目(J50402); 上海师范大学重点培育学科项目(DZL801); 上海市科技启明星项目(09QA1401800)
YIN Zhan-e1; XU Shi-yuan2; YIN Jie2; WANG Jun2
Received:
2009-10-18
Revised:
2010-03-09
Online:
2010-05-25
Published:
2010-05-25
Supported by:
The Key Project for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40571006, 40730526; Key Subject Developing Project by Shanghai Municipal Education Commission, No.J50402; Key Subject Developing Project by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No.DZL801; Shanghai You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enus Program, No.09QA1401800
摘要:
自然灾害情景模拟与风险评估是灾害研究的核心内容和热点问题之一,但城市自然灾害风险评估至今却缺乏统一的程序与范式。本文选择了城市频发的暴雨内涝灾害为研究对象,结合上海市静安区实证研究,提出了一套基于小尺度的城市暴雨内涝灾害风险评估的思路与方法。基于灾害风险的基本理念,从致灾因子分析、脆弱性分析和暴露分析三方面入手,探讨不同情景下的小尺度城市暴雨内涝灾害情景模拟与风险表达方式;提出了小尺度城市暴雨内涝灾害风险评估宜采用情景模拟和综合分析方法,充分考虑城市的内部地形特征、降水、径流和排水等因素,创建一个基于GIS栅格的城市内涝模型,并基于多种重现期灾害情景,更客观地模拟内涝积水深度和淹没面积;采用多次实地调查获得的内涝损失数据,拟合出居民房屋和室内财产的灾损曲线;利用灾损曲线评估脆弱性、暴露要素和损失,建立超越概率-损失曲线,创建了基于GIS栅格城市暴雨内涝灾害的风险评估模型与范式,为制订城市暴雨内涝灾害风险管理和规划奠定了基础。这亦为进一步开展小尺度城市自然灾害情景模拟和风险评估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探索。
中图分类号:
P426.616
尹占娥; 许世远; 殷杰; 王军. 基于小尺度的城市暴雨内涝灾害情景模拟与风险评估[J]. 地理学报, 2010, 65(5): 553-562.
YIN Zhan'e1; XU Shiyuan2; YIN Jie2; WANG Jun2. Small-scale Based Scenario Modeling and Disaster Risk Assessment of Urban Rainstorm Water-logging[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0, 65(5): 553-562.
[1] Xu Shiyuan, Wang Jun, Shi Chun et al. Research of the natural disaster risk on coastal cities.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6, 61(2): 127-138. [许世远, 王军, 石纯等. 沿海地区自然灾害风险研究. 地理学报, 2006, 61(2): 127-138.] |
[1] | 霍仁龙, 杨煜达, 满志敏. 1700—1978年云南山地掌鸠河流域耕地时空演变的网格化重建[J]. 地理学报, 2020, 75(9): 1966-1982. |
[2] | 王德, 李丹, 傅英姿.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上海市不同住宅区居民就业空间研究[J]. 地理学报, 2020, 75(8): 1585-1602. |
[3] | 塔娜, 申悦. 基于共享度的上海郊区社区居民活动空间隔离及其影响因素[J]. 地理学报, 2020, 75(4): 849-859. |
[4] | 朱玮, 梁雪媚, 桂朝, 冯永恒, 闫嘉. 上海职住优化效应的代际差异[J]. 地理学报, 2020, 75(10): 2192-2205. |
[5] | 张行,梁小英,刘迪,史琴琴,陈海. 生态脆弱区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时空演变及情景模拟[J]. 地理学报, 2019, 74(7): 1450-1466. |
[6] | 林晓,徐伟,杜德斌,杨凡. 上海市风险投资企业的空间分布与“技术—资本”地理邻近性[J]. 地理学报, 2019, 74(6): 1112-1130. |
[7] | 朱文博, 张静静, 崔耀平, 郑辉, 朱连奇.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情景的生态系统碳储量评估——以太行山淇河流域为例[J]. 地理学报, 2019, 74(3): 446-459. |
[8] | 殷杰,许世远,经雅梦,尹占娥,廖邦固. 基于洪涝情景模拟的城市公共服务灾害应急响应空间可达性评价——以医疗急救为例[J]. 地理学报, 2018, 73(9): 1737-1747. |
[9] | 王德,顾家焕,晏龙旭. 上海都市区边界划分——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探索[J]. 地理学报, 2018, 73(10): 1896-1909. |
[10] | 於家, 温家洪, 陈芸, 廖邦固, 杜士强. 基于应急疏散智能体模型模拟的城市避难所空间配置——以上海市静安区为例[J]. 地理学报, 2017, 72(8): 1458-1475. |
[11] | 孙超, 钟少波, 邓羽. 基于暴雨内涝灾害情景推演的北京市应急救援方案评估与决策优化[J]. 地理学报, 2017, 72(5): 804-816. |
[12] | 任国平, 刘黎明, 孙锦, 卓东, 袁承程. 基于“胞—链—形”分析的都市郊区村域空间发展模式识别与划分[J]. 地理学报, 2017, 72(12): 2147-2165. |
[13] | 曹有挥, 梁双波, 吴威, 陈欢, 叶士琳. 枢纽港口城市港航服务业空间组织机理——以上海市为例[J]. 地理学报, 2017, 72(12): 2226-2240. |
[14] | 石忆邵, 周蕾. 上海市地下商业空间使用权估价及空间分异[J]. 地理学报, 2017, 72(10): 1787-1799. |
[15] | 丁亮, 钮心毅, 宋小冬. 上海中心城就业中心体系测度----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研究[J]. 地理学报, 2016, 71(3): 484-4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