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报 ›› 2009, Vol. 64 ›› Issue (6): 713-724.doi: 10.11821/xb200906008
靳诚, 陆玉麒
收稿日期:
2008-11-28
修回日期:
2009-03-30
出版日期:
2009-06-25
发布日期:
2009-06-25
作者简介:
靳诚 (1984-), 男, 江苏泗洪人, 在读人文地理学博士, 研究方向为区域空间结构与旅游地理学。E-mail: jincheng2431@163.com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71075)
JIN Cheng, LU Yuqi
Received:
2008-11-28
Revised:
2009-03-30
Online:
2009-06-25
Published:
2009-06-25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e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40771075
摘要:
通过ESDA相关分析,描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江苏省县域经济格局在空间上的变化状况。在经济总体空间格局上,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表现出很强的空间自相关性,相似的地区在空间上集聚分布,热点区的空间结构多表现为以苏州、无锡为核心的圈状空间结构,且不断的向东南方向集聚。经济增长空间格局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更多的随机性和结构的不稳定性,热点区域切换频繁,没有明显的地理集中现象。江苏经济空间格局连续性和自组织性越来越强,空间分异格局中的随机成份在不断降低,而由空间自相关引起的结构化分异越来越显著,东北—西南方向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较小,而东南—西北方向经济发展空间差异最大。最后,将江苏省经济格局演化的驱动力归结为3个方面:历史发展基础、经济区位和区域发展政策。
靳诚, 陆玉麒. 基于县域单元的江苏省经济空间格局演化[J]. 地理学报, 2009, 64(6): 713-724.
JIN Cheng, LU Yuqi. Evolvement of Spatial Pattern of Economy in Jiangsu Province at County Level[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9, 64(6): 713-724.
[1] Li Xiaojian, Qiao Jiajun. County level economic disparities of China in the 1990s.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1, 56(2): 136-145. [李小建, 乔家君. 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际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 地理学报, 2001, 56(2): 136- 145.] |
[1] | 关皓明, 杨青山, 浩飞龙, 冯章献. 基于“产业—企业—空间”的沈阳市经济韧性特征[J]. 地理学报, 2021, 76(2): 415-427. |
[2] | 杨晴青,刘倩,尹莎,张戬,杨新军,高岩辉. 秦巴山区乡村交通环境脆弱性及影响因素——以陕西省洛南县为例[J]. 地理学报, 2019, 74(6): 1236-1251. |
[3] | 张生瑞, 王英杰, 张桐艳, 曹瑞昌. 基于跨省界自然地理实体地名空间格局的行政管理优化[J]. 地理学报, 2019, 74(4): 797-813. |
[4] | 王琛智,张朝,张静,陶福禄,陈一,丁浒. 湖南省地形因素对水稻生产的影响[J]. 地理学报, 2018, 73(9): 1792-1808. |
[5] | 金贵,邓祥征,赵晓东,郭柏枢,杨俊. 2005-2014年长江经济带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时空格局特征[J]. 地理学报, 2018, 73(7): 1242-1252. |
[6] | 陈玮彤,张东,崔丹丹,吕林,谢伟军,施顺杰,侯泽宇. 基于遥感的江苏省大陆岸线岸滩时空演变[J]. 地理学报, 2018, 73(7): 1365-1380. |
[7] | 杨斯棋,邢潇月,董卫华,李帅朋,詹智成,王全意,杨鹏,张奕. 北京市甲型H1N1流感对气象因子的时空响应[J]. 地理学报, 2018, 73(3): 460-473. |
[8] | 靳诚,徐菁,黄震方,陆玉麒,柯文前,陈娱. 基于高速公路联网收费数据的江苏省交通流动特征与影响因素[J]. 地理学报, 2018, 73(2): 248-260. |
[9] | 李智,张小林,李红波,袁源. 江苏典型县域城乡聚落规模体系的演化路径及驱动机制[J]. 地理学报, 2018, 73(12): 2392-2408. |
[10] | 林忆南, 金晓斌, 杨绪红, 龙瀛, 周寅康. 近两百年江苏省城乡建设用地数量估算与空间重建[J]. 地理学报, 2017, 72(3): 488-506. |
[11] | 李晶晶, 苗长虹. 长江经济带人口流动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J]. 地理学报, 2017, 72(2): 197-212. |
[12] | 胡甜, 鞠正山, 周伟. 中国粮食供需的区域格局研究[J]. 地理学报, 2016, 71(8): 1372-1383. |
[13] | 贺祥, 林振山, 刘会玉, 齐相贞. 基于灰色关联模型对江苏省PM2.5浓度影响因素的分析[J]. 地理学报, 2016, 71(7): 1119-1129. |
[14] | 柯文前, 陆玉麒, 陈伟, 丁毅辉, 杨青. 高速交通网络时空结构的阶段性演进及理论模型----以江苏省高速公路交通流网络为例[J]. 地理学报, 2016, 71(2): 281-. |
[15] | 李郇, 徐现祥. 中国撤县(市)设区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J]. 地理学报, 2015, 70(8): 1202-1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