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报 ›› 2009, Vol. 64 ›› Issue (6): 677-686.doi: 10.11821/xb200906004
姚亦锋
收稿日期:
2008-08-18
修回日期:
2009-03-12
出版日期:
2009-06-25
发布日期:
2009-06-25
作者简介:
姚亦锋 (1963-), 男,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中国地理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是自然环境变迁, 风景园林规划, 城镇景观规划, 历史遗产保护。E-mail: york2020@vip.163.com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471058); 建设部软科学研究项目(06-R4-10)
YAO Yifeng
Received:
2008-08-18
Revised:
2009-03-12
Online:
2009-06-25
Published:
2009-06-25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40471058; Project for Soft Science from the Ministry of Housing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No.06-R4-10
摘要:
探讨建立以地理景观为视角的古都风貌研究思路新框架。目前中国的古都风貌保护规划往往是从建筑学角度出发,而缺少从地理格局角度的古都景观研究。南京地理格局使其历史古都发展具有独特深厚的景观传统,主要结构是:3条山脉、2条河流和3个湖泊。南京从其诞生到后来城市几次大的变化都是依据这个自然地理系统而构思规划。现代南京城市发展支离破碎地分解了历史上的连绵山峦整体,河流水系网络已经断断续续。本文研究思路是顺延山峦与河流脉络调查分析古都遗址,探寻现状山脉河流系统之中,古都文化景观格局在时空变化和演替规律。进而认定和寻求景观系统之中的历史城市发展的地理关键内核,以地理景观分析并规划南京古都景观保护:以连绵丘岗山系、河流城濠为骨干,保持山体轮廓的连续性,河流水网的完整性;以自然山水地形为纽带贯通各自相对独立的历史遗迹;以明朝城垣、历史街区为网络,以及分散在各地的重点建筑保护范围,构成完整的古都风貌保护的格局。把风景的概念扩大到整个城市区域内,使得自然资源保护、土地利用与景观规划结合为一体。
姚亦锋. 南京古都景观核心和生态文化研究[J]. 地理学报, 2009, 64(6): 677-686.
YAO Yifeng. Essential Geography Landscapes and Ecological Culture in Nanjing[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9, 64(6): 677-686.
[1] Zhou Lan. Nanjing Historical Preservations under Modern Constructions. Nanjing: Southeast University Press, 2004. 56-98. [周岚. 快速现代化进程中的南京老城保护与更新.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4. 56-98.] |
[1] | 宋伟轩, 孙洁, 陈艳如, 尹上岗, 陈培阳. 南京内城商业绅士化发育特征研究[J]. 地理学报, 2020, 75(2): 426-442. |
[2] | 金凤君, 陈卓.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交通地理格局演变与规律[J]. 地理学报, 2019, 74(10): 1941-1961. |
[3] | 贺灿飞, 胡绪千.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地理格局演变[J]. 地理学报, 2019, 74(10): 1962-1979. |
[4] | 周扬,郭远智,刘彦随. 中国县域贫困综合测度及2020年后减贫瞄准[J]. 地理学报, 2018, 73(8): 1478-1493. |
[5] | 吴绍洪,刘路路,刘燕华,高江波,戴尔阜,冯爱青. “一带一路”陆域地理格局与环境变化风险[J]. 地理学报, 2018, 73(7): 1214-1225. |
[6] | 樊杰.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综合研究地理格局形成与演变规律的理论基石[J]. 地理学报, 2018, 73(4): 597-607. |
[7] | 宋伟轩,马雨竹,李晓丽,陈艳如. 南京城市住宅小区房价增长模式与效应[J]. 地理学报, 2018, 73(10): 1880-1895. |
[8] | 宋伟轩, 毛宁, 陈培阳, 袁亚琦, 汪毅. 基于住宅价格视角的居住分异耦合机制与时空特征——以南京为例[J]. 地理学报, 2017, 72(4): 589-602. |
[9] | 宋伟轩, 刘春卉, 汪毅, 袁亚琦. 基于“租差”理论的城市居住空间中产阶层化研究——以南京内城为例[J]. 地理学报, 2017, 72(12): 2115-2130. |
[10] | 张郴, 黄震方, 张捷, 葛军莲. 基于机器学习的南京市旅游地个性及其文化景观表征[J]. 地理学报, 2017, 72(10): 1886-1903. |
[11] | 王瑞丽, 于贵瑞, 何念鹏, 王秋凤, 赵宁, 徐志伟. 中国森林叶片功能属性的纬度格局及其影响因素[J]. 地理学报, 2015, 70(11): 1735-1746. |
[12] | 乔伟峰, 刘彦随, 王亚华, 方斌, 赵酉辰. 21世纪初期南京城市用地类型与用地强度演变关系[J]. 地理学报, 2015, 70(11): 1800-1810. |
[13] | 赵鸣飞, 王宇航, 邢开雄, 康慕谊, 刘全儒, 李秋颐, 黄永梅. 黄土高原山地森林群落植物区系特征与地理格局[J]. 地理学报, 2014, 69(7): 916-925. |
[14] | 李志, 周生路, 吴绍华, 代婉莹, 陈龙, 吕立刚. 南京地铁对城市公共交通网络通达性的影响及地价增值响应[J]. 地理学报, 2014, 69(2): 255-267. |
[15] | 靳诚, 徐菁, 黄震方, 曹芳东. 南京城市内部景点间游客流动特征分析[J]. 地理学报, 2014, 69(12): 1858-18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