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报 ›› 2009, Vol. 64 ›› Issue (4): 417-425.doi: 10.11821/xb200904004
刘卫东, 谭韧骠
收稿日期:
2008-03-25
修回日期:
2008-11-25
出版日期:
2009-04-25
发布日期:
2009-04-25
作者简介:
刘卫东(1962-), 男,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 城市与区域发展,土地规划与利用。 E-mail: trbiao@gmail.com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471055); 国家发改委国土整治事业费公开征集研究项目(200819)
LIU Weidong, TAN Renbiao
Received:
2008-03-25
Revised:
2008-11-25
Online:
2009-04-25
Published:
2009-04-25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40471055; Special Fund from the Land Remediation Expenditure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No.200819
摘要:
在快速城市化中, 中国的城市蔓延现象日益突出。在分析城市蔓延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的基础上, 探究了中国城市蔓延与西方城市蔓延的区别, 并发现城市蔓延与经济社会的发展 息息相关。因此, 先从传统的空间形态角度, 在借鉴和综合多种西方城市蔓延评估方法的基 础上, 利用层次分析法来初步构建城市蔓延的评估体系, 再从经济社会的角度, 运用主成分 分析和模糊数学法求出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之间的协调度, 利用有关协调度的函数来对评估 体系的进行修正。然后, 具体以杭州市为例进行了实际测算, 结果表明杭州的城市蔓延处于 较严重的等级, 这与从空间形态图上的判断基本一致。最后, 在分析杭州城市蔓延产生原因 和结合我国实际的基础上, 对城市蔓延问题的治理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从经济增长模式、 投资模式、征地补偿、城市交通和规划制定与实施等多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刘卫东, 谭韧骠. 杭州城市蔓延评估体系及其治理对策[J]. 地理学报, 2009, 64(4): 417-425.
LIU Weidong, TAN Renbiao. Evaluation System and Control Mechanism of Urban Sprawl: A Case Study of Hangzhou[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9, 64(4): 417-425.
|
[1] | 岳文泽, 吴桐, 刘学, 张琳琳, 吴次芳, 叶艳妹, 郑国轴. 中国大城市蔓延指数的开发[J]. 地理学报, 2020, 75(12): 2730-2743. |
[2] | 刘浩龙, 戴君虎, 闫军辉, 何凡能, 葛全胜, 牟重行. 基于杭州偏晚终雪记录的南宋(1131-1270年)气候再推断[J]. 地理学报, 2017, 72(3): 382-396. |
[3] | 章伟艳, 张霄宇, 金海燕, 冯旭文, 姚旭莹, 高为利, 张富元, 高爱根. 长江口—杭州湾及其邻近海域沉积动力环境及物源分析[J]. 地理学报, 2013, 68(5): 640-650. |
[4] | 吴一洲, 吴次芳, 贝涵璐. 转型期杭州城市写字楼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机制[J]. 地理学报, 2010, 65(8): 973-982. |
[5] | 任丽燕, 吴次芳,岳文泽,刘勇, 陆张维. 环杭州湾城市规划及产业发展对湿地保护的影响[J]. 地理学报, 2008, 63(10): 1055-1063. |
[6] | 蒋芳, 刘盛和, 袁弘. 北京城市蔓延的测度与分析[J]. 地理学报, 2007, 62(6): 649-658. |
[7] | 李加林,刘闯,张殿发,童亿勤,杨晓平,李伟方,.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发生层质量演化的影响——以杭州湾南岸滨海平原为例[J]. 地理学报, 2006, 61(4): 378-388. |
[8] | 苏建忠, 魏清泉, 郭恒亮. 广州市的蔓延机理与调控[J]. 地理学报, 2005, 60(4): 626-636. |
[9] | 王伟武. 杭州城市生活质量的定量评价[J]. 地理学报, 2005, 60(1): 151-157. |
[10] | 冯健. 杭州城市形态和土地利用结构的时空演化[J]. 地理学报, 2003, 58(3): 343-353. |
[11] | 邵虚生. 潮沟成因类型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J]. 地理学报, 1988, 43(1): 35-43. |
[12] | 吴维棠. 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和传播[J]. 地理学报, 1985, 40(1): 29-36. |
[13] | 吴维棠. 从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看杭州湾两岸的全新世古地理[J]. 地理学报, 1983, 38(2): 113-127. |
[14] | 王传琛, 刘际松. 杭州城市气候[J]. 地理学报, 1982, 37(2): 164-1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