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报 ›› 2009, Vol. 64 ›› Issue (2): 211-220.doi: 10.11821/xb200902008
段学军1, 虞孝感1, Josef Nipper2
收稿日期:
2008-07-08
修回日期:
2008-12-10
出版日期:
2009-02-25
发布日期:
2009-02-25
作者简介:
段学军(1970-), 男, 副研究员, 博士, 中国地理学会会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及模拟, 发 表文章50 篇。E-mail: xjduan@niglas.ac.cn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71058; 40671077)
DUAN Xue-jun1, YU Xiao-gan Josef Nipper1
Received:
2008-07-08
Revised:
2008-12-10
Online:
2009-02-25
Published:
2009-02-25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40571058; No.40671077
摘要:
极化区作为一种具有全球意义的区域发展模式和空间组合形式, 日益成为集聚经济要 素和支配国家乃至全球经济命脉的巨大载体, 承担着引领国家经济发展、参与世界竞争的功 能。长江三角洲地区经过了近30 年的高速发展, 已经初具极化区的特征。但是, 与其它世界 级极化区相比, 长江三角洲地区整体实力和带动能力仍然不足, 国际竞争力还很有限。通过 扩展极化区范围, 可以扩大长江三角洲核心地区的腹地, 缓解极化区资源环境瓶颈约束。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合理范围, 各界意见纷纭, 争论较多。基于“长三角” 作为世界极化区 的要求, 从极化区的科学概念、条件和以提高国际竞争力、完善极化区功能的目标出发, 通 过区域内城市之间的功能互补和经济联系分析, 结合区域一体化的现实性, 研究了扩大“长 三角” 的合理范围, 得出了应把温州、金华、盐城、淮安、马鞍山、芜湖、铜陵、巢湖、合 肥、滁州、宣城等城市作为扩展优先选择区, 把宿迁、徐州、连云港、丽水、衢州、池州、 安庆、蚌埠、黄山、宿州等城市作为扩展保留资格区, 从而把长江三角洲地区从16 个城市逐 步扩大到37 个城市的结论。
段学军, 虞孝感, Josef Nipper. 从极化区的功能探讨长江三角洲的扩展范围[J]. 地理学报, 2009, 64(2): 211-220.
DUAN Xue-jun, YU Xiao-gan Josef Nipper. Study on the Expanded Scope of the Yangtze Delta Region Based on the Function of Economic Polarized Area[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9, 64(2): 211-220.
|
[1] | 孙美平, 马维谦, 姚晓军, 张明军, 李忠勤, 秦大河. 祁连山冰川服务价值评估及其时空特征[J]. 地理学报, 2021, 76(1): 178-190. |
[2] | 周侃, 李会, 申玉铭. 京津冀地区县域环境胁迫时空格局及驱动因素[J]. 地理学报, 2020, 75(9): 1934-1947. |
[3] | 方创琳. 博台线—中国区域发展均衡线的重要功能与建设构想[J]. 地理学报, 2020, 75(2): 211-225. |
[4] | 苏伟忠,汝静静,杨桂山. 流域尺度土地利用调蓄视角的雨洪管理探析[J]. 地理学报, 2019, 74(5): 948-961. |
[5] | 宋小青,李心怡. 区域耕地利用功能转型的理论解释与实证[J]. 地理学报, 2019, 74(5): 992-1010. |
[6] | 王亚飞, 樊杰. 中国主体功能区核心—边缘结构解析[J]. 地理学报, 2019, 74(4): 710-722. |
[7] | 毛祺, 彭建, 刘焱序, 武文欢, 赵明月, 王仰麟. 耦合SOFM与SVM的生态功能分区方法——以鄂尔多斯市为例[J]. 地理学报, 2019, 74(3): 460-474. |
[8] | 樊杰, 王亚飞, 梁博. 中国区域发展格局演变过程与调控[J]. 地理学报, 2019, 74(12): 2437-2454. |
[9] | 鲁莎莎, 刘彦随, 秦凡. 环渤海地区农业地域功能演进及其影响因素[J]. 地理学报, 2019, 74(10): 2011-2026. |
[10] | 汪洋,王力力,祁鹏卫,刘志海. 重庆市主体功能区识别的主导因素与空间稳定性约束机理[J]. 地理学报, 2019, 74(1): 44-62. |
[11] | 梁鑫源,李阳兵. 三峡库区规模农地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机制[J]. 地理学报, 2018, 73(9): 1630-1646. |
[12] | 王亚力,王楚君,向小辉,周扬,聂钠,吴冉冉. 存在本真性视角下寻求本真自我的旅游动机分析框架[J]. 地理学报, 2018, 73(8): 1586-1599. |
[13] | 刘纪远,宁佳,匡文慧,徐新良,张树文,颜长珍,李仁东,吴世新,胡云锋,杜国明,迟文峰,潘涛,宁静. 2010-2015年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格局与新特征[J]. 地理学报, 2018, 73(5): 789-802. |
[14] | 张正勇,何新林,刘琳,李忠勤,王璞玉. 中国天山冰川生态服务功能及价值评估[J]. 地理学报, 2018, 73(5): 856-867. |
[15] | 侯鹏,翟俊,曹巍,杨旻,蔡明勇,李静.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状况变化与保护成效评估——以海南岛中部山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例[J]. 地理学报, 2018, 73(3): 429-4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