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报 ›› 2008, Vol. 63 ›› Issue (7): 744-750.doi: 10.11821/xb200807008
苏怀1, 王均平2, 潘保田3, 明庆忠1, 史正涛1
收稿日期:
2008-01-26
修回日期:
2008-05-04
出版日期:
2008-07-25
发布日期:
2008-07-25
作者简介:
苏怀(1977-), 讲师, 2006 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地理系获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地貌与第四纪地质研究。 E-mail: suhuai07@163.com
基金资助:
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2007D199M);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462002; 40161002)
SU Huai1, WANG Junping2, PAN Baotian3, MING Qingzhong1, SHI Zhengtao1
Received:
2008-01-26
Revised:
2008-05-04
Online:
2008-07-25
Published:
2008-07-25
Supported b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lanning Project of Yunnan Province, No.2007D199M;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40462002; No.40161002
摘要:
通过对黄河三门峡至扣马段的野外地貌调查, 结合黄土地层学、年代学分析, 发现黄 河在位于豫西断隆的三门峡至孟津段发育至少4 级阶地, 其形成时代由老到新分别为: 0.86 Ma BP、0.62 Ma BP、0.13 Ma BP 和0.05 Ma BP; 在位于华北断坳的孟津至扣马段仅发育 3 级阶地, 形成时代分别为: 1.24 Ma BP、0.25 Ma BP 和0.05 Ma BP。黄河各级阶地的河流 相沉积物顶部都有一层古土壤发育表明, 黄河下切形成阶地的过程发生在古土壤发育的间冰 期, 气候变化对阶地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但是, 黄河流经豫西断隆和华北断坳两个抬升状况 差异较大的构造单元所表现出来的阶地序列和年代的迥然差异则证明了地面抬升也是控制黄 河阶地发育的重要因素。
苏怀, 王均平, 潘保田, 明庆忠, 史正涛. 黄河三门峡至扣马段的阶地序列及成因[J]. 地理学报, 2008, 63(7): 744-750.
SU Huai, WANG Junping, PAN Baotian, MING Qingzhong, SHI Zhengtao. Sequences and Genesis of Yellow River Terrace from Sanmen Gorge to Kouma[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8, 63(7): 744-750.
|
[1] | 李哲, 丁永建, 陈艾姣, 张智华, 张世强. 1960—2019年西北地区气候变化中的Hiatus现象及特征[J]. 地理学报, 2020, 75(9): 1845-1859. |
[2] | 金凯, 王飞, 韩剑桥, 史尚渝, 丁文斌. 1982—2015年中国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NDVI变化的影响[J]. 地理学报, 2020, 75(5): 961-974. |
[3] | 李双双, 汪成博, 延军平, 刘宪锋. 面向事件过程的秦岭南北极端降水时空变化特征[J]. 地理学报, 2020, 75(5): 989-1007. |
[4] | 田晶, 郭生练, 刘德地, 陈启会, 王强, 尹家波, 吴旭树, 何绍坤. 气候与土地利用变化对汉江流域径流的影响[J]. 地理学报, 2020, 75(11): 2307-2318. |
[5] | 萧凌波, 闫军辉. 基于地方志的1736-1911年华北秋粮丰歉指数序列重建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J]. 地理学报, 2019, 74(9): 1777-1788. |
[6] | 李双双, 延军平, 武亚群, 汪成博. 秦岭—淮河南北供暖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 地理学报, 2019, 74(9): 1866-1877. |
[7] | 佟彪, 党安荣, 许剑. 300 BC-1900 AD无定河流域城镇时空格局演变[J]. 地理学报, 2019, 74(8): 1508-1524. |
[8] | 刘娟,姚晓军,刘时银,郭万钦,许君利. 1970-2016年冈底斯山冰川变化[J]. 地理学报, 2019, 74(7): 1333-1344. |
[9] | 刘俊,黄莉,孙晓倩,李宁馨,张恒锦. 气候变化对中国观鸟旅游的影响——基于鸟类物候变化的分析[J]. 地理学报, 2019, 74(5): 912-922. |
[10] | 马丹阳, 尹云鹤, 吴绍洪, 郑度. 中国干湿格局对未来高排放情景下气候变化响应的敏感性[J]. 地理学报, 2019, 74(5): 857-874. |
[11] | 高江波, 焦珂伟, 吴绍洪. 1982-2013年中国植被NDVI空间异质性的气候影响分析[J]. 地理学报, 2019, 74(3): 534-543. |
[12] | 唐见,曹慧群,陈进. 生态保护工程和气候变化对长江源区植被变化的影响量化[J]. 地理学报, 2019, 74(1): 76-86. |
[13] | 李依婵,李育,朱耿睿. 一种新的气候变化敏感区的定义方法与预估[J]. 地理学报, 2018, 73(7): 1283-1295. |
[14] | 张扬,白红英,苏凯,黄晓月,孟清,郭少壮. 1960-2013年秦岭陕西段南北坡极端气温变化空间差异[J]. 地理学报, 2018, 73(7): 1296-1308. |
[15] | 邓海军,陈亚宁. 中亚天山山区冰雪变化及其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J]. 地理学报, 2018, 73(7): 1309-13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