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报 ›› 2007, Vol. 62 ›› Issue (8): 861-869.doi: 10.11821/xb200708008
谈明洪1,2, 朱会义2, 刘林山2, 郭广猛2
收稿日期:
2006-06-27
修回日期:
2007-05-30
出版日期:
2007-08-25
发布日期:
2007-08-25
作者简介:
谈明洪(1970-), 男, 博士。主要从事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环境效应研究。E-mail: tanmh@igsnrr.ac.cn
基金资助:
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06-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01005); 中国博士后科 学基金项目(2005037429)
TAN Minghong1,2, ZHU Huiyi2, Liu Linshan2, GUO Guangmeng2
Received:
2006-06-27
Revised:
2007-05-30
Online:
2007-08-25
Published:
2007-08-25
Supported by:
Foundation of the Key Laboratory of Land Use, MLR, China, No. 06-07;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40501005; China Postdoctoral Science Foundation, No.2005037429
摘要:
城市对其周围土地利用格局的影响历来是地理学研究的重点领域, 大城市周围建设用地比例高, 分析和解释大城市周围的建设用地格局可进一步拓展我们对此领域的认识。本文 以2005 年北京中心区周围50 km 范围内的建设用地数字化图件为基础, 由内而外, 建立5 个宽度为10 km 的缓冲带, 分析了北京2005 年建设用地空间格局的变化, 并从自然、历史和经济学的角度对此格局作出诠释。主要结论如下: 北京市周围建设用地格局呈现出四条非常清晰的放射带, 这几条放射带和2200 多年前的秦朝驰道吻合; 北京市周围建设用地图斑的空间分布的连续性并没有受到行政区域划分的影响; 缓冲带30-40 km 可能是北京城市中心区在平面上的影响界线; 在缓冲带10-20 km 和缓冲带30-40 km 内, 城市用地比例呈现出两个峰值。
谈明洪, 朱会义, 刘林山, 郭广猛. 北京周围建设用地空间分布格局及解释[J]. 地理学报, 2007, 62(8): 861-869.
TAN Minghong, ZHU Huiyi, Liu Linshan, GUO Guangmeng. Spatial Patterns of Built- up Ar eas around Beijing[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7, 62(8): 861-869.
|
[1] | 张学波, 宋金平, 于伟, 王振波. 基于感知的北京居民职住空间关系生成机理[J]. 地理学报, 2021, 76(2): 383-397. |
[2] | 高晓路, 吴丹贤, 颜秉秋. 北京城市老年贫困人口识别与空间分布[J]. 地理学报, 2020, 75(8): 1557-1571. |
[3] | 曹智, 刘彦随, 李裕瑞, 王永生. 中国专业村镇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J]. 地理学报, 2020, 75(8): 1647-1666. |
[4] | 瞿诗进, 胡守庚, 李全峰. 中国城市建设用地转型阶段及其空间格局[J]. 地理学报, 2020, 75(7): 1539-1553. |
[5] | 任梦瑶, 肖作鹏, 王缉宪. 中国城际专线物流网络空间格局[J]. 地理学报, 2020, 75(4): 820-832. |
[6] | 邓辉, 卜凡. 历史上冀中平原“塘泺”湖泊群的分布与水系结构[J]. 地理学报, 2020, 75(11): 2332-2345. |
[7] | 张杰, 史培军, 杨静, 龚道溢. 北京地区景观城市化进程对暴雨过程的影响——以“7·21”暴雨为例[J]. 地理学报, 2020, 75(1): 113-125. |
[8] | 鞠洪润, 左丽君, 张增祥, 赵晓丽, 汪潇, 温庆可, 刘芳, 徐进勇, 刘斌, 易玲, 胡顺光, 孙菲菲, 汤占中. 中国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刻画方法研究[J]. 地理学报, 2020, 75(1): 143-159. |
[9] | 张学儒, 周杰, 李梦梅. 基于土地利用格局重建的区域生境质量时空变化分析[J]. 地理学报, 2020, 75(1): 160-178. |
[10] | 徐勇, 赵燊, 樊杰. 中国城市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及气候和地形地貌修订[J]. 地理学报, 2020, 75(1): 194-208. |
[11] | 高兴川,曹小曙,李涛,吕敏娟. 1976-2016年青藏高原地区通达性空间格局演变[J]. 地理学报, 2019, 74(6): 1190-1204. |
[12] | 张生瑞, 王英杰, 张桐艳, 曹瑞昌. 基于跨省界自然地理实体地名空间格局的行政管理优化[J]. 地理学报, 2019, 74(4): 797-813. |
[13] | 乔治, 黄宁钰, 徐新良, 孙宗耀, 吴晨, 杨俊. 2003-2017年北京市地表热力景观时空分异特征及演变规律[J]. 地理学报, 2019, 74(3): 475-489. |
[14] | 张延吉,秦波,朱春武. 北京城市建成环境对犯罪行为和居住安全感的影响[J]. 地理学报, 2019, 74(2): 238-252. |
[15] | 王亮,刘慧. 基于PS-DR-DP理论模型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J]. 地理学报, 2019, 74(2): 340-3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