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报 ›› 2007, Vol. 62 ›› Issue (3): 279-290.doi: 10.11821/xb200703005
张广兴1,2
收稿日期:
2006-07-12
修回日期:
2006-12-10
出版日期:
2007-03-25
发布日期:
2007-03-25
作者简介:
张广兴(1963-), 男, 副研究员, 主要从事数值模式和气候变化研究。E-mail: zhanggx@idm.cn
基金资助: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CCSF2007-30); 中国沙漠气象科学研究基金(Sqj2006012); 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 究专项(2005DIB6J113; 2004DIB3J118)
ZHANG Guangxing1,2
Received:
2006-07-12
Revised:
2006-12-10
Online:
2007-03-25
Published:
2007-03-25
Supported by:
Climate Change Programme of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CMA), No.CCSF2007-30; China Desert Meteorological Science Research Fund, No.Sqj2006012; Special Fund for Social Public Good Project of the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2005DIB6J113; No. 2004DIB3J118
摘要:
按气候特点和河流径流情况把新疆划分为阿尔泰- 塔城、天山山区和昆仑山北坡3 个研究区域。采用1960~2002 年新疆12 个探空站逐日观测资料和34 个水文站的年径流资料, 利用经过5 点平滑处理的曲线趋势对比和线性相关的研究方法,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分析了43 年来新疆夏季0 oC 层平均高度变化和河流径流变化趋势及空间分布差异, 并建立了二者的定量关系式。研究表明: 新疆夏季0 oC层平均高度与河流年径流量变化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尤其是1970 年代以来, 两者的变化趋势更加亦步亦趋。各区变化不尽相同, 阿尔泰- 塔城和天山山区为1990 年代初以来夏季0 oC层平均高度为显著升高地区, 昆仑山北坡为下降区。与之相对应, 同期前两个地区的河流径流量也显著增大, 后一个区域的径流量略为减少。就相关 性而言, 新疆全区和分区的天山山区以及昆仑山北坡等地的夏季0 oC层高度与河流径流量均有较好的相关性, 均通过了0.01 显著水平的统计检验。表明新疆近年来不仅近地面发生了气候变化, 高空也同样发生了类似的变化, 并直接导致了夏季0 ooC层高度的升降。气候变暖, 新疆夏季0 oC层升高, 山区的冰雪消融加快, 河流径流量相应增多, 进入丰水期。反之, 进入枯水期。夏季0 oC层高度的升降直接影响新疆河流径流量, 在新疆气候暖湿化过程中, 高空的增温也是一个较直接的因子。
张广兴. 新疆夏季0 oC 层高度变化对河流年径流量的影响[J]. 地理学报, 2007, 62(3): 279-290.
ZHANG Guangxing. The Response of Annual Runoff to the Height Change at the Zero Temperature Level in Summer over Xinjiang[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7, 62(3): 279-290.
|
[1] | 姚俊强, 毛炜峄, 陈静, 迪丽努尔·托列吾别克. 新疆气候“湿干转折”的信号和影响探讨[J]. 地理学报, 2021, 76(1): 57-72. |
[2] | 史娜娜, 韩煜, 王琦, 汉瑞英, 高晓奇, 赵志平, 刘高慧, 肖能文. 新疆南部地区风沙扩散风险评价及景观格局优化[J]. 地理学报, 2021, 76(1): 73-86. |
[3] | 王长建, 张小雷, 张虹鸥, 汪菲. 基于IO-SDA模型的新疆能源消费碳排放影响机理分析[J]. 地理学报, 2016, 71(7): 1105-1118. |
[4] | 何宝忠, 丁建丽, 张喆, 阿布都瓦斯提·吾拉木. 新疆植被覆盖度趋势演变实验性分析[J]. 地理学报, 2016, 71(11): 1948-1966. |
[5] | 王渊刚, 罗格平, 赵树斌, 韩其飞, 李超凡, 范彬彬, 陈耀亮. 新疆耕地变化对区域碳平衡的影响[J]. 地理学报, 2014, 69(1): 110-120. |
[6] | 朱秉启, 于静洁, 秦晓光, 刘子亭, 熊黑钢. 新疆地区沙漠形成与演化的古环境证据[J]. 地理学报, 2013, 68(5): 661-679. |
[7] | 刘敬强, 瓦哈甫·哈力克, 哈斯穆·阿比孜, 党建华, 邓宝山, 张玉萍. 新疆特色林果业种植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 地理学报, 2013, 68(5): 708-720. |
[8] | 张山清, 普宗朝, 李景林. 近50年新疆日照时数时空变化分析[J]. 地理学报, 2013, 68(11): 1481-1492. |
[9] | 杨宇, 董雯, 刘毅. 多元视角下的新疆行政区划调整思考[J]. 地理学报, 2013, 68(10): 1367-1379. |
[10] | 李剑锋, 张强, 白云岗, 张江辉. 新疆地区最大连续降水事件时空变化特征[J]. 地理学报, 2012, 67(3): 312-320. |
[11] | 潘峰, 田长彦, 邵峰, 周伟, 陈飞. 新疆克拉玛依市生态敏感性研究[J]. 地理学报, 2011, 66(11): 1497-1507. |
[12] | 张强, 李剑锋, 陈晓宏, 白云岗. 基于Copula 函数的新疆极端降水概率时空变化特征[J]. 地理学报, 2011, 66(1): 3-12. |
[13] | 吴淼, 杨兆萍, 张小云. 点—轴理论在新疆与西西伯利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应用[J]. 地理学报, 2010, 65(8): 929-937. |
[14] | 王伯礼, 张小雷. 新疆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J]. 地理学报, 2010, 65(12): 1522-1533. |
[15] | 卢思佳, 张小雷, 雷军. 新疆铁路沿线城市与工业和谐度及其时空分异[J]. 地理学报, 2009, 64(8): 911-9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