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报 ›› 2006, Vol. 61 ›› Issue (2): 115-126.doi: 10.11821/xb200602001
• 人地关系 • 下一篇
史培军1,2, 王静爱3,4, 陈婧2, 叶涛2, 周洪建3,4
收稿日期:
2005-11-25
修回日期:
2005-12-05
出版日期:
2006-02-25
发布日期:
2006-02-25
作者简介:
史培军 (1959-), 男, 教授, 博士。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研究。E-mail: spj@bnu.edu.cn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 (40425008)
SHI Peijun1,2, WANG Jing'ai3,4, CHEN Jing2, YE Tao2, ZHOU Hongjian3,4
Received:
2005-11-25
Revised:
2005-12-05
Online:
2006-02-25
Published:
2006-02-25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Outstanding Youth Fund, No.40425008
摘要:
在扼要介绍了全球变化人类行为计划 (IHDP) 第六届开放会议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综合当前ESSP开展的主要研究项目、IHDP已实施的主要科学研究计划等,阐述了当代地理学之人地相互作用研究的主要领域和发展趋势。作者认为:人地系统除具有区域性和综合性特征外,还具有脆弱性、风险性、恢复性与适应性特征。当代地理学从地理要素与格局的综合研究转向现代地理过程的综合研究;从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集成研究转向现代资源与环境的系统研究;从地理环境重建研究转向现代综合灾害风险管理研究;从地理格局与过程的动力学研究转向资源保障与区域安全系统仿真研究;从区域人地系统相互作用机制研究转向全球人地系统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史培军, 王静爱, 陈婧, 叶涛, 周洪建. 当代地理学之人地相互作用研究的趋向——全球变化人类行为计划(IHDP)第六届开放会议透视[J]. 地理学报, 2006, 61(2): 115-126.
SHI Peijun, WANG Jing'ai, CHEN Jing, YE Tao, ZHOU Hongjian. The Future of Human-Environment Interaction Research in Geography:Lessons from the 6th Open Meeting of IHDP[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6, 61(2): 115-126.
|
[1] | 龙花楼, 陈坤秋. 基于土地系统科学的土地利用转型与城乡融合发展[J]. 地理学报, 2021, 76(2): 295-309. |
[2] | 廖柳文, 高晓路, 龙花楼, 汤礼莎, 陈坤秋, 马恩朴. 基于农户利用效率的平原和山区耕地利用形态比较[J]. 地理学报, 2021, 76(2): 471-486. |
[3] | 李文龙, 匡文慧, 吕君, 赵中华. 北方农牧交错区人地系统演化特征与影响机理——以内蒙古达茂旗为例[J]. 地理学报, 2021, 76(2): 487-502. |
[4] | 王成, 何焱洲. 重庆市乡村生产空间系统脆弱性时空分异与差异化调控[J]. 地理学报, 2020, 75(8): 1680-1698. |
[5] | 瞿诗进, 胡守庚, 李全峰. 中国城市建设用地转型阶段及其空间格局[J]. 地理学报, 2020, 75(7): 1539-1553. |
[6] | 葛全胜, 方创琳, 江东. 美丽中国建设的地理学使命与人地系统耦合路径[J]. 地理学报, 2020, 75(6): 1109-1119. |
[7] | 王成金, 谢永顺, 陈沛然, 李绪茂. 铁路技术跨越式转移的制度—经济—文化适应性——基于亚吉铁路的实证分析[J]. 地理学报, 2020, 75(6): 1170-1184. |
[8] | 刘焱序, 傅伯杰, 王帅, 赵文武, 李琰. 空间恢复力理论支持下的人地系统动态研究进展[J]. 地理学报, 2020, 75(5): 891-903. |
[9] | 贺艳华, 邬建国, 周国华, 周兵兵. 论乡村可持续性与乡村可持续性科学[J]. 地理学报, 2020, 75(4): 736-752. |
[10] | 鲁大铭, 杨新军, 石育中, 王子侨. 黄土高原乡村体制转换与转型发展[J]. 地理学报, 2020, 75(2): 348-364. |
[11] | 陆大道, 刘彦随, 方创琳, 陈明星, 王姣娥, 席建超. 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和展望[J]. 地理学报, 2020, 75(12): 2570-2592. |
[12] | 宋小青, 申雅静, 王雄, 李心怡. 耕地利用转型中的生物灾害脆弱性研究[J]. 地理学报, 2020, 75(11): 2362-2379. |
[13] | 卢硕, 张文忠, 余建辉, 李佳洺. 资源型城市演化阶段识别及其发展特征[J]. 地理学报, 2020, 75(10): 2180-2191. |
[14] | 刘海猛, 方创琳, 李咏红.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魔方”的基本概念及框架[J]. 地理学报, 2019, 74(8): 1489-1507. |
[15] | 佟彪, 党安荣, 许剑. 300 BC-1900 AD无定河流域城镇时空格局演变[J]. 地理学报, 2019, 74(8): 1508-15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