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报 ›› 2006, Vol. 61 ›› Issue (1): 3-14.doi: 10.11821/xb200601001
• 生态环境 • 下一篇
张镱锂1, 刘林山1,2, 摆万奇1, 沈振西1, 阎建忠1,3, 丁明军1,2, 李双成4, 郑度1
收稿日期:
2005-10-16
修回日期:
2005-12-01
出版日期:
2006-01-25
发布日期:
2006-01-25
作者简介:
张镱锂 (1962-), 男, 吉林人,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中国地理学会会员。从事生物地理学、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的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成果获省部级奖励4次,发表论著50余篇。E-mail: zhangyl@igsnrr.ac.cn
基金资助: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2005CB4220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90202012; 40471009);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 (KZCX3-SW-339)
ZHANG Yili1, LIU Linshan1,2, BAI Wanqi1, SHEN Zhenxi1, YAN Jianzhong1,3, DING Mingjun1,2, LI Shuangcheng4, ZHENG Du1
Received:
2005-10-16
Revised:
2005-12-01
Online:
2006-01-25
Published:
2006-01-25
Supported by:
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No.2005CB422006;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90202012 and 40471009; Knowledge Innovation Project, No.KZCX3-SW-339
摘要:
利用黄河源地区1985年和2000年1:100 000土地利用/覆被数据,结合1:250 000 DEM、道路和居民点数据与野外调查资料,分析草地退化与坡向、海拔及距道路和居民点距离之间的关系,探讨黄河源区15年间土地覆被变化特征与规律。结果表明,退化草地占源区总面积的8.24%,冬春季牧场退化率显著高于夏季牧场;草地退化是黄河源区研究时段内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最主要的特征。草地退化表现为:① 阳坡退化率高于阴坡;② 受人口密度影响,草地退化率与海拔高度成反比,相关系数为-0.925;③ 距离居民点越近,退化率越高。尤其当与居民点距离 ≤12 km时,草地退化率与其相关系数高达-0.996;④ 在距道路4 km以内,草地退化率与道路距离成反比,相关系数高达-0.978。1985年以来,源区的草地退化有自然因素的影响,但人类活动的影响仍起主导作用。科学地减少当地居民对草地的过分依赖是解决脆弱的江河源区环境退化的根本。
张镱锂, 刘林山, 摆万奇, 沈振西, 阎建忠, 丁明军, 李双成, 郑度. 黄河源地区草地退化空间特征[J]. 地理学报, 2006, 61(1): 3-14.
ZHANG Yili, LIU Linshan, BAI Wanqi, SHEN Zhenxi, YAN Jianzhong,DING Mingjun, LI Shuangcheng, ZHENG Du. Grassland Degradation in the Source Region of the Yellow River[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6, 61(1): 3-14.
|
[1] | 黄鑫楠, 孙斌栋, 张婷麟. 地理距离对互联网社会中网络信息传播的影响[J]. 地理学报, 2020, 75(4): 722-735. |
[2] | 曹晶晶, 章锦河, 王昶, 孙晋坤, 陈敏. 距离欲对旅游者目的地选择影响的解释框架[J]. 地理学报, 2020, 75(4): 860-877. |
[3] | 易嘉伟, 王楠, 千家乐, 马廷, 杜云艳, 裴韬, 周成虎, 涂文娜, 刘张, 王会蒙. 基于大数据的极端暴雨事件下城市道路交通及人群活动时空响应[J]. 地理学报, 2020, 75(3): 497-508. |
[4] | 丁亮, 钮心毅, 宋小冬. 基于个体移动轨迹的多中心城市引力模型验证[J]. 地理学报, 2020, 75(2): 268-285. |
[5] | 黄麟, 翟俊, 祝萍, 郑瑜晗. 中国草畜平衡状态时空演变指示的草地生态保护格局[J]. 地理学报, 2020, 75(11): 2396-2407. |
[6] | 李博,李启航,孙威. 地理学视角的京津冀地区工业企业融资成本分析[J]. 地理学报, 2019, 74(6): 1149-1162. |
[7] | 赵梓渝,魏冶,杨冉,王士君,朱宇. 中国人口省际流动重力模型的参数标定与误差估算[J]. 地理学报, 2019, 74(2): 203-221. |
[8] | 叶红,张廷斌,易桂花,李景吉,别小娟,刘栋,罗琳玲. 2000-2014年黄河源区ET时空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关系[J]. 地理学报, 2018, 73(11): 2117-2134. |
[9] | 马帅, 盛煜, 曹伟, 吴吉春, 胡晓莹, 王生廷. 黄河源区多年冻土空间分布变化特征数值模拟[J]. 地理学报, 2017, 72(9): 1621-1633. |
[10] | 杨俊, 国安东, 席建超, 葛全胜, 李雪铭. 城市三维景观格局时空分异特征研究——以大连市中山区为例[J]. 地理学报, 2017, 72(4): 646-656. |
[11] | 曲衍波, 姜广辉, 张佰林, 李慧燕, 魏淑文. 山东省农村居民点转型的空间特征及其经济梯度分异[J]. 地理学报, 2017, 72(10): 1845-1858. |
[12] | 段德忠, 刘承良, 杜德斌, 桂钦昌. 基于二分网络的北京公交线路布局的空间依赖性[J]. 地理学报, 2016, 71(12): 2185-2198. |
[13] | 杨新军, 石育中, 王子侨. 道路建设对秦岭山区社会—生态系统的影响——一个社区恢复力的视角[J]. 地理学报, 2015, 70(8): 1313-1326. |
[14] | 刘闯, 石瑞香, 吕婷婷, 陈文波, 周翔, 王正兴. 世界屋脊生态地理区山地高度分类数据集内容与成果[J]. 地理学报, 2014, 69(s1): 20-24. |
[15] | 王靓, 徐新良, 刘洛. 青藏高原草地退化类型空间分布数据集[J]. 地理学报, 2014, 69(s1): 61-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