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报 ›› 2005, Vol. 60 ›› Issue (4): 673-679.doi: 10.11821/xb200504016
朱诚1, 林承坤1, 马春梅1, 武春林1, 张芸1, 杨晓轩1, 濮阳康京2, 王心源3
收稿日期:
2003-11-30
修回日期:
2004-11-30
出版日期:
2005-07-25
发布日期:
2005-07-25
作者简介:
朱诚 (1954-), 男, 教授, 博士生导师。1990年于北京大学地理系获博士学位, 中国地理学会会员, 主要从事地貌与第四纪地质研究。E-mail: zhuchengnj@yahoo.com.cn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0271103); 南京大学重大基础预研项目基金; 南京大学"985"自然地理学科建设项目与南京大学测试基金资助项目
ZHU Cheng1, LIN Chengkun1, MA Chunmei1, WU Chunlin1, ZHANG Yun1, YANG Xiaoxuan1, PUYANG Kangjing2, WANG Xinyuan3
Received:
2003-11-30
Revised:
2004-11-30
Online:
2005-07-25
Published:
2005-07-25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40271103; The key research project of Nanjing University; The 985 Project of Nanjing University
摘要:
胥溪河东坝北岸7508钻孔柱状剖面中-3.7~-5.8 m深处2 m厚的砂夹泥砾土层和东坝至下坝间的8179号孔下部存在4.5 m厚的中、粗、细粒砂层表明,在春秋吴国开凿胥溪运河之前,该处就存在规模较大的天然河流;胥溪河沿岸薛城遗址、朝墩头遗址和下家宕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存在,以及胥溪河两岸1 km范围内地表数米之下厚达数十米的淤泥层更是古中江在胥溪河一带存在的重要证据。目前胥溪河东坝所建的船闸不利于水阳江和太湖水系的沟通,也不利于发挥胥溪河流域灌溉和航运的应有作用。若能及早开发芜 (湖) -太 (湖) 运河,即进一步拓宽芜湖→固城湖→胥溪河→东坝→溧阳→宜兴→太湖的水运航道,清除水阳江和太湖水系之间由坡积物构成的分水岭岗地堆积物,不仅可缩短长江入太湖的水上航线,还可分流长江航运船只、保证安全通航率、开发古河道砂砾石资源、稳固长江堤防,解决长江下游灌溉、分洪、排涝和冲污等一系列现实问题,推动胥溪河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朱诚, 林承坤, 马春梅, 武春林, 张芸, 杨晓轩, 濮阳康京, 王心源. 对江苏胥溪河成因及其开发利用的新探讨[J]. 地理学报, 2005, 60(4): 673-679.
ZHU Cheng, LIN Chengkun, MA Chunmei, WU Chunlin, ZHANG Yun, YANG Xiaoxuan, PUYANG Kangjing, WANG Xinyuan. New Recognitions to Genesis of Xuxi River and Its Exploitation in Jiangsu Province[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5, 60(4): 673-679.
|
[1] | 陈玮彤,张东,崔丹丹,吕林,谢伟军,施顺杰,侯泽宇. 基于遥感的江苏省大陆岸线岸滩时空演变[J]. 地理学报, 2018, 73(7): 1365-1380. |
[2] | 靳诚,徐菁,黄震方,陆玉麒,柯文前,陈娱. 基于高速公路联网收费数据的江苏省交通流动特征与影响因素[J]. 地理学报, 2018, 73(2): 248-260. |
[3] | 李智,张小林,李红波,袁源. 江苏典型县域城乡聚落规模体系的演化路径及驱动机制[J]. 地理学报, 2018, 73(12): 2392-2408. |
[4] | 林忆南, 金晓斌, 杨绪红, 龙瀛, 周寅康. 近两百年江苏省城乡建设用地数量估算与空间重建[J]. 地理学报, 2017, 72(3): 488-506. |
[5] | 许艳, 濮励杰, 张润森, 朱明, 李雪盈, 沈洪运, 茅天颖, 徐辰星. 江苏沿海滩涂围垦耕地质量演变趋势分析[J]. 地理学报, 2017, 72(11): 2032-2046. |
[6] | 贺祥, 林振山, 刘会玉, 齐相贞. 基于灰色关联模型对江苏省PM2.5浓度影响因素的分析[J]. 地理学报, 2016, 71(7): 1119-1129. |
[7] | 柯文前, 陆玉麒, 陈伟, 丁毅辉, 杨青. 高速交通网络时空结构的阶段性演进及理论模型----以江苏省高速公路交通流网络为例[J]. 地理学报, 2016, 71(2): 281-. |
[8] | 潘倩, 金晓斌, 周寅康. 清代中期江苏省土地利用格局网格化重建[J]. 地理学报, 2015, 70(9): 1449-1462. |
[9] | 李建国, 濮励杰, 徐彩瑶, 陈新建, 张云峰, 蔡芳芳. 1977-2014年江苏中部滨海湿地演化与围垦空间演变趋势[J]. 地理学报, 2015, 70(1): 17-28. |
[10] | 夏非, 张永战, 王瑞发, 张振克, 彭修强. 苏北废黄河水下三角洲沉积范围研究述评[J]. 地理学报, 2015, 70(1): 29-48. |
[11] | 李平星, 陈雯, 孙伟. 经济发达地区乡村地域多功能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以江苏省为例[J]. 地理学报, 2014, 69(6): 797-807. |
[12] | 赵秧秧, 高抒, 王丹丹, 许振, 朱冬, 王晓枫. 盐沼前缘陡坎韵律性形态特征及其形成过程与机理[J]. 地理学报, 2014, 69(3): 378-390. |
[13] | 陶玉国, 黄震方, 吴丽敏, 余凤龙, 王坤. 江苏省区域旅游业碳排放测度及其因素分解[J]. 地理学报, 2014, 69(10): 1438-1448. |
[14] | 吴德力, 沈永明, 方仁建. 江苏中部海岸潮沟的形态变化特征[J]. 地理学报, 2013, 68(7): 955-965. |
[15] | 柯文前, 陆玉麒, 俞肇元, 王晗, 马颖忆. 多变量驱动的江苏县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化[J]. 地理学报, 2013, 68(6): 802-8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