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报 ›› 2004, Vol. 59 ›› Issue (5): 738-744.doi: 10.11821/xb200405012
戴志军1,2, 李春初2
收稿日期:
2004-01-22
修回日期:
2004-04-07
出版日期:
2004-09-25
发布日期:
2004-09-25
作者简介:
戴志军 (1973-), 男, 博士后, 现从事河口海岸环境演变和灾害研究, E-mail: zhijun_dai@hotmail.com
基金资助: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011181)
DAI Zhijun1,2, LI Chunchu2
Received:
2004-01-22
Revised:
2004-04-07
Online:
2004-09-25
Published:
2004-09-25
Supported by: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Guangdong Province, No.011181
摘要:
利用主成分分解方法对华南34个典型弧形海岸线形态指标进行研究,同时分析华南弧形海岸的沉积、动力及其地貌等特征,结果表明:(1) 华南弧形海岸的形态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特征。(2) 波浪的入射方向对海岸的形态发育不起作用,海湾的开口和波浪强度是海岸形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子。(3) 华南弧形海岸体系的地貌发育模式一般由堡岛、潟湖及其潮汐通道组成,并主要可分为海湾偏E型、海湾偏S型、海湾偏W型和海湾偏N型等4种发育模式。
戴志军,李春初. 华南弧形海岸岸线形态与地貌发育模式[J]. 地理学报, 2004, 59(5): 738-744.
DAI Zhijun, LI Chunchu. Coastline Configuration and Geomorphologic Development Mode of Arc-shaped Coast in South China[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4, 59(5): 738-744.
|
[1] | 史娜娜, 韩煜, 王琦, 汉瑞英, 高晓奇, 赵志平, 刘高慧, 肖能文. 新疆南部地区风沙扩散风险评价及景观格局优化[J]. 地理学报, 2021, 76(1): 73-86. |
[2] | 熊鹰, 章芳. 基于多源数据的长沙市人居热环境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地理学报, 2020, 75(11): 2443-2458. |
[3] | 李青圃,张正栋,万露文,杨传训,张杰,叶晨,陈裕婵. 基于景观生态风险评价的宁江流域景观格局优化[J]. 地理学报, 2019, 74(7): 1420-1437. |
[4] | 吴宜进,赵行双,奚悦,刘慧,李畅. 基于MODIS的2006-2016年西藏生态质量综合评价及其时空变化[J]. 地理学报, 2019, 74(7): 1438-1449. |
[5] | 何慧, 廖雪萍, 陆虹, 陈思蓉. 华南地区1961-2014年夏季长周期旱涝急转特征[J]. 地理学报, 2016, 71(1): 129-141. |
[6] | 强芳, 张明军, 王圣杰, 刘杨民, 任正果, 朱小凡. 基于格点数据的1961-2012年祁连山面雨量特征分析[J]. 地理学报, 2015, 70(7): 1125-1136. |
[7] | 李志强, 李维泉, 陈子燊, 朱雅敏. 华南岬间弧形海岸平面形态影响因素及类型[J]. 地理学报, 2014, 69(5): 595-606. |
[8] | 戴声佩, 李海亮, 罗红霞, 赵一飞. 1960-2011年华南地区界限温度10℃积温时空变化分析[J]. 地理学报, 2014, 69(5): 650-660. |
[9] | 丁玲玲, 葛全胜, 郑景云, 郝志新. 1736-2010年华南前汛期始日变化[J]. 地理学报, 2014, 69(3): 303-311. |
[10] | 冯永玖, 刘妙龙, 童小华, 刘艳, 韩震. 基于核主成分元胞模型的城市演化重建与预测[J]. 地理学报, 2010, 65(6): 665-675. |
[11] | 王为,吴正. 华南海岸沙丘岩形成与全新世环境变化的关系[J]. 地理学报, 2009, 64(9): 1126-1133. |
[12] | 岳文泽, 徐建华. 上海市人类活动对热环境的影响[J]. 地理学报, 2008, 63(3): 247-256. |
[13] | 彭剑峰, 勾晓华, 陈发虎, 张永香, 刘普幸, 张永, 方克艳. 阿尼玛卿山地祁连圆柏径向生长对气候的响应[J]. 地理学报, 2007, 62(7): 742-752. |
[14] | 张文纲,李述训,吴通华,庞强强. 青藏高原地气温差变化分析[J]. 地理学报, 2006, 61(9): 899-910. |
[15] | 郝兴明, 陈亚宁, 李卫红. 塔里木河流域近50年来生态环境变化的驱动力分析[J]. 地理学报, 2006, 61(3): 262-2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