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报 ›› 2002, Vol. 57 ›› Issue (7s): 94-100.doi: 10.11821/xb20027s014
张树清1, 庄毓敏2, 汪爱华1, 何颜芬1
收稿日期:
2002-05-15
修回日期:
2002-09-15
出版日期:
2002-12-25
发布日期:
2002-12-25
作者简介:
张树清 (1963-), 男, 吉林白山市人, 博士, 副研究员, 主要从事湿地遥感与信息系统、GIS模型方面研究. E-mail: Shqzhang@263.net
基金资助:
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KZCX2-308-3-5和INFO105-SDB-1-24)
ZHANG Shuqing1, ZHUANG Yumin2, WANG Aihua1, HE Yanfen1
Received:
2002-05-15
Revised:
2002-09-15
Online:
2002-12-25
Published:
2002-12-25
Supported by:
Knowledge Innovation Project of CAS, No. KZCX2-308-3-5; No. INF105-SBD-1-24
摘要:
在遥感数据支持下,利用景观生态学的定量分析方法,分析了近20年三江平原区域湿地景观结构动态,同时以位于三江平原中北部的富锦县为例,分析了湿地与其它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化。研究表明:三江平原湿地近20年大面积减少,但减少的趋势有所遏制,其中1980~1996年湿地面积减少了51.33 %,1996-2000年间较少了4.19 %;湿地的破碎度加大,1986-1996年间,斑块数量增加了326块,1996-2000年间又增加了18块,斑块数量增加的速度明显降低。湿地图斑破碎度有明显减少的趋势,表明湿地开发由大片沼泽湿地的破碎性开垦,转向已有湿地的边缘围垦上;开发后的湿地基本上变为水田和旱田;三江平原湿地分布的质心也有向西南偏移的趋势。三江湿地的大面积开发直接影响着三江地区自然环境,区域气候由“冷湿”转为“暖干”,使气温低的北部和积水深的东部的湿地进一步适合农业开发。三江平原湿地大面积减少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依靠其自身力量无法实现湿地恢复。文中就三江平原湿地如何保护和恢复提出了相应建议。
张树清,庄毓敏,汪爱华,何颜芬.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时空动态特征[J]. 地理学报, 2002, 57(7s): 94-100.
ZHANG Shuqing, ZHUANG Yumin, WANG Aihua, HE Yanfen. The Spatial-temporal Dynamics of Marsh in the Sanjiang Plain[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2, 57(7s): 94-100.
|
[1] | 史娜娜, 韩煜, 王琦, 汉瑞英, 高晓奇, 赵志平, 刘高慧, 肖能文. 新疆南部地区风沙扩散风险评价及景观格局优化[J]. 地理学报, 2021, 76(1): 73-86. |
[2] | 袁玉, 方国华, 陆承璇, 颜敏.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化背景下洪灾风险评估[J]. 地理学报, 2020, 75(9): 1921-1933. |
[3] | 李青圃,张正栋,万露文,杨传训,张杰,叶晨,陈裕婵. 基于景观生态风险评价的宁江流域景观格局优化[J]. 地理学报, 2019, 74(7): 1420-1437. |
[4] | 李广东, 戚伟. 中国建设用地扩张对景观格局演化的影响[J]. 地理学报, 2019, 74(12): 2572-2591. |
[5] | 高超,王随继. 1990年以来黄河第一湾齐哈玛河段砾质网状河的演变特征[J]. 地理学报, 2018, 73(7): 1352-1364. |
[6] | 曹祺文,张曦文,马洪坤,吴健生. 景观生态风险研究进展及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评价框架: ESRISK[J]. 地理学报, 2018, 73(5): 843-855. |
[7] | 刘博一, 王随继. 黄河玛曲砾质网状河段河间湿地形态特征及发育程度[J]. 地理学报, 2017, 72(7): 1195-1206. |
[8] | 曹诗颂, 胡德勇, 赵文吉, 陈姗姗, 程庆文. 不透水地表盖度视角下中美城市群空间结构对比——以“京津冀”与“波士华”为例[J]. 地理学报, 2017, 72(6): 1017-1031. |
[9] | 吴健生, 张朴华. 城市景观格局对城市内涝的影响研究——以深圳市为例[J]. 地理学报, 2017, 72(3): 444-456. |
[10] | 乔琨, 朱文泉, 胡德勇, 郝明, 陈姗姗, 曹诗颂. 北京市不同功能区不透水地表时空变化差异[J]. 地理学报, 2017, 72(11): 2018-2031. |
[11] | 彭建, 党威雄, 刘焱序, 宗敏丽, 胡晓旭. 景观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与展望[J]. 地理学报, 2015, 70(4): 664-677. |
[12] | 张玉红, 苏立英, 于万辉, 张洪云. 扎龙湿地景观动态变化特征[J]. 地理学报, 2015, 70(1): 131-142. |
[13] | 李建国, 濮励杰, 徐彩瑶, 陈新建, 张云峰, 蔡芳芳. 1977-2014年江苏中部滨海湿地演化与围垦空间演变趋势[J]. 地理学报, 2015, 70(1): 17-28. |
[14] | 李晶, 周自翔. 延河流域景观格局与生态水文过程分析[J]. 地理学报, 2014, 69(7): 933-944. |
[15] | 周葆华, 尹剑, 金宝石, 朱磊. 30年来武昌湖湿地退化过程与原因[J]. 地理学报, 2014, 69(11): 1697-17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