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报 ›› 2002, Vol. 57 ›› Issue (7s): 1-8.doi: 10.11821/xb20027s001
• 理论与方法 • 下一篇
庄大方,熊利亚
收稿日期:
2002-04-23
修回日期:
2002-10-09
出版日期:
2002-12-25
发布日期:
2002-12-25
作者简介:
庄大方 (1963-), 男, 湖南人, 博士, 研究员, 主要从事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研究。E-mail: zhuangdf@lreis.ac.cn
基金资助: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 (KZCX2-308)
ZHUANG Dafang, XIONG Liya
Received:
2002-04-23
Revised:
2002-10-09
Online:
2002-12-25
Published:
2002-12-25
Supported by:
Knowledge Innovation Project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No. KZCX2-308
摘要:
国家资源环境数据库与共享平台建设,包括自然要素、人口、环境可持续发展属性数据库与空间数据库实体建设和全球数据库空间集成;模型研究与模型库建设;资源环境元数据管理、数据压缩、数据安全、软件研制;建立国家资源环境数据库网站。此项研究将开发出Internet环境下高效、安全的数据集成和空间信息共享、知识传播的网络化运行系统,将为政府部门、研究机构提供资源环境领域的时空数据平台,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地球科学研究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庄大方,熊利亚. 国家资源环境信息共享研究[J]. 地理学报, 2002, 57(7s): 1-8.
ZHUANG Dafang, XIONG Liya. Study on Nation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formation Sharing[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2, 57(7s): 1-8.
|
[1] | 牛方曲, 封志明, 刘慧. 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方法在西藏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应用[J]. 地理学报, 2019, 74(8): 1563-1575. |
[2] | 牛方曲, 孙东琪.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中国经济发展可持续性模拟[J]. 地理学报, 2019, 74(12): 2604-2613. |
[3] | 汤青, 徐勇, 董晓辉, 李扬, 刘艳华, 孙晓一. 芦山地震灾后重建地区土地资源安全评价[J]. 地理学报, 2015, 70(4): 650-663. |
[4] | 李裕瑞, 刘彦随, 龙花楼, 郭艳军. 大城市郊区村域转型发展的资源环境效应与优化调控研究——以北京市顺义区北村为例[J]. 地理学报, 2013, 68(6): 825-838. |
[5] | 高晓路; 陈田; 樊杰.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地区的人口容量分析[J]. 地理学报, 2010, 65(2): 164-176. |
[6] | 张雷,刘毅. 中国东部沿海地带人地关系状态分析[J]. 地理学报, 2004, 59(2): 311-319. |
[7] | 李新通,何建邦,毕建涛. 国家资源环境数据库信息分类编码及应用模式[J]. 地理学报, 2002, 57(7s): 9-17. |
[8] | 毕建涛,何建邦,池天河,曹彦荣. 模型与方法元数据及地理信息服务研究[J]. 地理学报, 2002, 57(7s): 32-36. |
[9] | 齐清文,池天河,陈华斌,查春丽,王雷. 地学信息产品的理论与技术研究——以中科院资源环境数据库中的若干信息产品为例[J]. 地理学报, 2002, 57(7s): 60-69. |
[10] | 江南,施晶晶,吕恒. 基于WebGIS技术的湖泊信息资源共享[J]. 地理学报, 2002, 57(7s): 87-93. |
[11] | 张燕, 王英杰. 西藏资源环境信息系统[J]. 地理学报, 2001, 56(7s): 86-91. |
[12] | 王英杰, 陈田, 余卓渊, 成夕芳. 城市公用地理信息分类与代码[J]. 地理学报, 2001, 56(6): 730-739. |
[13] | 岳天祥. 资源与环境模型标准文档库及其与GIS集成[J]. 地理学报, 2001, 56(1): 107-112. |
[14] | 唐海行.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J]. 地理学报, 1999, 54(s1): 101-109. |
[15] | 毛汉英. 山东省跨世纪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调控研究[J]. 地理学报, 1998, 53(5): 413-4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