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报 ›› 1998, Vol. 53 ›› Issue (4): 356-364.doi: 10.11821/xb199804008
章新平1, 姚檀栋2
收稿日期:
1996-07-01
修回日期:
1997-04-01
出版日期:
1998-07-15
发布日期:
1998-07-15
Zhang Xinping1, Yao Tandong2
Received:
1996-07-01
Revised:
1997-04-01
Online:
1998-07-15
Published:
1998-07-15
摘要: 根据实测资料计算,我国东南部地区以及西北地区的大气降水中δ18O较高,东北和青藏高原南部的δ18O则较低。在我国,温度效应主要出现在中高纬度大陆内部,降水量效应则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这些地区明显受季风气候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大气水线存在一定的差异,它们与水汽在源地的蒸发以及水汽凝结致雨两个过程的稳定同位素分馏密切相关。
中图分类号:
章新平, 姚檀栋. 我国降水中δ18O的分布特点[J]. 地理学报, 1998, 53(4): 356-364.
Zhang Xinping, Yao Tandong. DISTRIBUTIONAL FEATURES OF δ18O INPRECIPITATION IN CHINA[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98, 53(4): 356-364.
[1] | 刘晓琼, 吴泽洲, 刘彦随, 赵新正, 芮旸, 张健. 1960-2015年青海三江源地区降水时空特征[J]. 地理学报, 2019, 74(9): 1803-1820. |
[2] | 马雪宁, 张明军, 王圣杰, 马潜, 潘淑坤. “蒸发悖论”在黄河流域的探讨[J]. 地理学报, 2012, 67(5): 645-656. |
[3] | 王随继, 闫云霞, 颜明, 赵晓坤. 皇甫川流域降水和人类活动对径流量变化的贡献率分析——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比较方法的提出及应用[J]. 地理学报, 2012, 67(3): 388-397. |
[4] | 张明军, 王圣杰, 李忠勤, 王飞腾. 近50 年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冰川面积状况分析[J]. 地理学报, 2011, 66(9): 1155-1165. |
[5] | 杨青, 刘晓阳, 崔彩霞, 李军, 刘蕊. 塔里木盆地水汽含量的计算与特征分析[J]. 地理学报, 2010, 65(7): 853-862. |
[6] | 王霄,巩远发,岑思弦. 夏半年青藏高原“湿池” 的水汽分布 及水汽输送特征[J]. 地理学报, 2009, 64(5): 601-608. |
[7] | 杜军,胡军,唐述君,鲍建华,拉巴. 西藏羊卓雍湖流域近45 年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趋势[J]. 地理学报, 2008, 63(11): 1160-1168. |
[8] | 黄磊,邵雪梅,刘洪滨,梁尔源, 王丽丽. 青海德令哈地区千年来降水量的突变分析[J]. 地理学报, 2006, 61(7): 713-719. |
[9] | 杜军,马玉才. 西藏高原降水变化趋势的气候分析[J]. 地理学报, 2004, 59(3): 375-382. |
[10] | 王绍武, 龚道溢, 叶瑾琳, 陈振华. 1880年以来中国东部四季降水量序列及其变率[J]. 地理学报, 2000, 55(3): 281-293. |
[11] | 王菱. 华北山区年降水量的推算和分布特征[J]. 地理学报, 1996, 51(2): 164-171. |
[12] | 张富国, 姚华栋, 张华林, 陈松 . 北京城区的降水与湿度分析 [J]. 地理学报, 1992, 47(2): 174-180. |
[13] | 杨利普. 干旱地区水资源评价和认识的若干问题——以新疆为例[J]. 地理学报, 1987, 42(3): 193-200. |
[14] | 汤懋苍. 祁连山区降水的地理分布特征[J]. 地理学报, 1985, 40(4): 323-332. |
[15] | 张家桢, 刘恩宝. 柴达木盆地河流水文特性[J]. 地理学报, 1985, 40(3): 242-2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