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长江三角洲地区风暴沉积研究》专著于1997年2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华东师范大学资环学院许世远教授20余年从事风暴沉积研究、潜心著述的力作,是近年地学领域中的一份重要专著。
中图分类号:
王鸿祯, 顾家裕. 介绍《长江三角洲地区风暴沉积研究》专著[J]. 地理学报, 1998, 53(1): 86-86.
[1] | 李一鸣,张国安,游博文,李占海. 长江河口河槽近期沉积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J]. 地理学报, 2019, 74(1): 178-190. |
[2] | 康蕾, 马丽, 刘毅. 珠江三角洲地区未来海平面上升及风暴潮增水的耕地损失预测[J]. 地理学报, 2015, 70(9): 1375-1389. |
[3] | 靳建辉, 李志忠, 胡凡根, 张辉, 王贤立, 夏菁, 姜锋, 邓涛, 靳姝豫, 刘秀铭. 全新世中晚期福建海岸沙丘记录的海岸环境与人类活动[J]. 地理学报, 2015, 70(5): 751-765. |
[4] | 葛莹, 蒲英霞, 赵慧慧, 李云婷. 基于边际K函数的长三角地区城市群经济空间划分[J]. 地理学报, 2015, 70(4): 528-538. |
[5] | 段学军, 虞孝感, Josef Nipper. 从极化区的功能探讨长江三角洲的扩展范围[J]. 地理学报, 2009, 64(2): 211-220. |
[6] | 董志文, 李忠勤, 王飞腾, 张明军. 天山东部冰川积雪中大气粉尘的沉积特征[J]. 地理学报, 2008, 63(5): 544-552. |
[7] | 欧先交,李保生,靳鹤龄,吴正, 温小浩,董光荣,曾兰华,欧阳椿陶,杨艺,刘宇飞. 萨拉乌苏河流域萨拉乌苏组沙丘砂沉积特征[J]. 地理学报, 2006, 61(9): 965-975. |
[8] | 杨桂山,施雅风,季子修. 江苏淤泥质潮滩对海平面变化的形态响应[J]. 地理学报, 2002, 57(1): 76-84. |
[9] | 魏明建. 丰富和完善地理学的时空理论——《环境变迁》评介[J]. 地理学报, 2001, 56(1): 113-113. |
[10] | 黄光庆. 香港全新世沉积物中的风暴潮记录[J]. 地理学报, 1998, 53(3): 216-227. |
[11] | 《地理学报》. 第28届国际地理大会在荷兰海牙召开[J]. 地理学报, 1997, 52(1): 91-92. |
[12] | 黄光庆. 珠江三角洲新石器考古文化与古地理环境[J]. 地理学报, 1996, 51(6): 508-517. |
[13] | 陈报章, 李从先, 业治铮. 黄海南部陆区全新世埋藏潮沙体[J]. 地理学报, 1995, 50(5): 447-458. |
[14] | 秦大河, 任贾文, 效存德. 揭示气候变化的南极冰盖研究新进展[J]. 地理学报, 1995, 50(2): 178-184. |
[15] | 李元芳. 西汉古黄河三角洲初探[J]. 地理学报, 1994, 49(6): 543-5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