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发虎, 吴绍洪, 崔鹏, 蔡运龙, 张镱锂, 尹云鹤, 刘国彬, 欧阳竹, 马巍, 杨林生, 吴铎, 雷加强, 张国友, 邹学勇, 陈晓清, 谈明洪, 王训明, 包安明, 程维新, 党小虎, 韦炳干, 王国梁, 王五一, 张兴权, 刘晓晨, 李生宇. 1949—2019年中国自然地理学与生存环境应用研究进展[J]. 地理学报, 2020, 75(9): 1799-1830. |
[2] |
梁馨月, 徐梦珍, 吕立群, 崔一飞, 张风宝. 基于地貌特征的青藏高原边缘泥石流沟分类[J]. 地理学报, 2020, 75(7): 1373-1385. |
[3] |
刘瑜, 姚欣, 龚咏喜, 康朝贵, 施迅, 王法辉, 王姣娥, 张毅, 赵鹏飞, 朱递, 朱欣焰. 大数据时代的空间交互分析方法和应用再论[J]. 地理学报, 2020, 75(7): 1523-1538. |
[4] |
崔学刚,方创琳,刘海猛,刘晓菲,李咏红.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动态模拟理论及方法的研究进展[J]. 地理学报, 2019, 74(6): 1079-1096. |
[5] |
胡凯衡, 魏丽, 刘双, 李秀珍. 横断山区泥石流空间格局和激发雨量分异性研究[J]. 地理学报, 2019, 74(11): 2303-2313. |
[6] |
魏学利,陈宁生. 官坝河泥石流发育特征及对四川邛海的泥沙淤积效应[J]. 地理学报, 2018, 73(1): 81-91. |
[7] |
王钦敏. 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大数据应用[J]. 地理学报, 2015, 70(5): 691-695. |
[8] |
刘云刚, 李志刚, 黎斌. 西方人文地理学研究评述与借鉴——面向知行合一的中国人文地理学[J]. 地理学报, 2014, 69(8): 1224-1233. |
[9] |
卞正富,张燕平. 徐州煤矿区土地利用格局演变分析[J]. 地理学报, 2006, 61(4): 349-358. |
[10] |
张镱锂, 刘林山, 摆万奇, 沈振西, 阎建忠, 丁明军, 李双成, 郑度. 黄河源地区草地退化空间特征[J]. 地理学报, 2006, 61(1): 3-14. |
[11] |
李泳, 陈晓清, 胡凯衡, 何淑芬. 泥石流颗粒组成的分形特征[J]. 地理学报, 2005, 60(3): 495-502. |
[12] |
李新通,何建邦,毕建涛. 国家资源环境数据库信息分类编码及应用模式[J]. 地理学报, 2002, 57(7s): 9-17. |
[13] |
何易平,马东涛,崔鹏,陈瑞. 西藏中尼公路沿线的泥石流[J]. 地理学报, 2002, 57(3): 275-283. |
[14] |
范今朝. 地理学应用领域的一个新的方向——评《区域管理与发展》[J]. 地理学报, 2001, 56(1): 114-114. |
[15] |
唐川,朱静. 澜沧江中下游滑坡泥石流分布规律与危险区划[J]. 地理学报, 1999, 54(s1): 84-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