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玉辉,丁智强,吴晓月. 基于Strahler面积—高程分析的云南石林县域喀斯特地貌演化的量化研究[J]. 地理学报, 2018, 73(5): 973-985. |
[2] |
李瑞, 吴殿廷, 殷红梅, 单延芳, 吴孟珊, 朱桃杏, 王永明. 民族村寨旅游地居民满意度影响机理模型与实证——以社区、政府和企业力量导向模式的比较研究[J]. 地理学报, 2016, 71(8): 1416-1435. |
[3] |
张绍云, 周忠发, 熊康宁, 田衷珲, 陈全, 闫利会, 谢雅婷. 贵州洞穴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J]. 地理学报, 2016, 71(11): 1998-2009. |
[4] |
曹明达, 周忠发, 张结, 殷超, 潘艳喜, 闫利会, 陈全. 贵州绥阳阴河洞洞穴壶穴的演化过程[J]. 地理学报, 2016, 71(11): 2010-2019. |
[5] |
莫多闻, 夏正楷, 朱诚. 王乃樑先生对中国地貌学发展的主要贡献[J]. 地理学报, 2016, 71(11): 2037-2048. |
[6] |
李加林, 杨磊, 杨晓平. 人工地貌学研究进展[J]. 地理学报, 2015, 70(3): 447-460. |
[7] |
赵秧秧, 高抒, 王丹丹, 许振, 朱冬, 王晓枫. 盐沼前缘陡坎韵律性形态特征及其形成过程与机理[J]. 地理学报, 2014, 69(3): 378-390. |
[8] |
李开封, 朱诚, 王鑫浩, 曹波, 赵小帆. 旧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贵州遗址空间分布及其自然环境背景[J]. 地理学报, 2013, 68(1): 58-68. |
[9] |
熊康宁, 李晋, 龙明忠. 典型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区水土流失特征与关键问题[J]. 地理学报, 2012, 67(7): 878-888. |
[10] |
袁淑杰1, 2, 谷晓平2, 缪启龙3, 康为民2, 于飞2, 邱新法3. 贵州高原复杂地形下月平均日最高气温分布式模拟[J]. 地理学报, 2009, 64(7): 888-895. |
[11] |
李阳兵, 白晓永, 周国富, 兰安军, 龙健, 安裕伦, 梅再美. 中国典型石漠化地区土地利用与石漠化的关系[J]. 地理学报, 2006, 61(6): 624-632. |
[12] |
黄秋昊, 蔡运龙. 基于RBFN模型的贵州省石漠化危险度评价[J]. 地理学报, 2005, 60(5): 771-778. |
[13] |
李瑞玲,王世杰,周德全,张殿发,李凤全,周忠发,熊康宁. 贵州岩溶地区岩性与土地石漠化的 相关分析[J]. 地理学报, 2003, 58(2): 314-320. |
[14] |
谭明
. 贵州喀斯特水文地貌模型及其应用初步研究
[J]. 地理学报, 1991, 46(4): 460-469. |
[15] |
蔡运龙
. 贵州省自然区划与区域开发
[J]. 地理学报, 1990, 45(1): 41-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