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报 ›› 1997, Vol. 52 ›› Issue (1): 89-90.doi: 10.11821/xb199701011
《地理学报》
出版日期:
1997-01-15
发布日期:
1997-01-15
Online:
1997-01-15
Published:
1997-01-15
摘要: 国际中国历史地理学术研讨会综述国际中国历史地理学术研讨会综述国际中国历史地理学术研讨会于1996年7月16日至20日在北京大学召开。陈述彭院士及中国地理学会、国家教委、北京市、北京大学的有关领导出席了开幕式。
中图分类号:
《地理学报》. 国际中国历史地理学术研讨会综述[J]. 地理学报, 1997, 52(1): 89-90.
[1] | 许珺, 徐阳, 胡蕾, 王振波. 基于位置大数据的青藏高原人类活动时空模式[J]. 地理学报, 2020, 75(7): 1406-1417. |
[2] | 左其亭, 崔国韬. 人类活动对河湖水系连通的影响评估[J]. 地理学报, 2020, 75(7): 1483-1493. |
[3] | 金凯, 王飞, 韩剑桥, 史尚渝, 丁文斌. 1982—2015年中国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NDVI变化的影响[J]. 地理学报, 2020, 75(5): 961-974. |
[4] | 夏军, 张永勇, 穆兴民, 左其亭, 周宇建, 赵广举. 中国生态水文学发展趋势与重点方向[J]. 地理学报, 2020, 75(3): 445-457. |
[5] | 杨宇,李小云,董雯,洪辉,何则,金凤君,刘毅. 中国人地关系综合评价的理论模型与实证[J]. 地理学报, 2019, 74(6): 1063-1078. |
[6] | 刘云刚,安宁,王丰龙. 中国政治地理学的学术谱系[J]. 地理学报, 2018, 73(12): 2269-2281. |
[7] | 王学军, 李本纲, 李金玲. 北京大学环境地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地理学报, 2017, 72(11): 2009-2017. |
[8] | 侯光良, 曹广超, 鄂崇毅, 任晓燕, 李凡. 青藏高原海拔4000 m区域人类活动的新证据[J]. 地理学报, 2016, 71(7): 1231-1240. |
[9] | 朱晓华, 何书金, 王岱, 孙枫, 汪德根. SCI/SSCI期刊与中文权威核心期刊论文的学术价值评价——基于地理工作者的感知分析[J]. 地理学报, 2016, 71(4): 680-692. |
[10] | 张争胜, 赵亮, 高雅茹, 南文龙. 褚亚平先生的学术思想与主要贡献[J]. 地理学报, 2016, 71(3): 524-528. |
[11] | 刘剑宇, 张强, 陈喜, 顾西辉.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中国地表水文过程影响定量研究[J]. 地理学报, 2016, 71(11): 1875-1885. |
[12] | 刘永超, 李加林, 袁麒翔, 史小丽, 浦瑞良, 杨磊, 卢雪珠. 人类活动对港湾岸线及景观变迁影响的比较研究----以中国象山港与美国坦帕湾为例[J]. 地理学报, 2016, 71(1): 86-103. |
[13] | 石晓丽, 史文娇.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耕地格局变化的贡献归因综述[J]. 地理学报, 2015, 70(9): 1463-1476. |
[14] | 徐勇, 孙晓一, 汤青. 陆地表层人类活动强度:概念、方法及应用[J]. 地理学报, 2015, 70(7): 1068-1079. |
[15] | 靳建辉, 李志忠, 胡凡根, 张辉, 王贤立, 夏菁, 姜锋, 邓涛, 靳姝豫, 刘秀铭. 全新世中晚期福建海岸沙丘记录的海岸环境与人类活动[J]. 地理学报, 2015, 70(5): 751-7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