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马宁, 何丽烨, 梁苏洁, 郭军. 京津冀冬季冷空气过程的低频特征及西伯利亚高压低频变化的影响[J]. 地理学报, 2020, 75(3): 485-496. |
[2] |
易嘉伟, 王楠, 千家乐, 马廷, 杜云艳, 裴韬, 周成虎, 涂文娜, 刘张, 王会蒙. 基于大数据的极端暴雨事件下城市道路交通及人群活动时空响应[J]. 地理学报, 2020, 75(3): 497-508. |
[3] |
张杰, 史培军, 杨静, 龚道溢. 北京地区景观城市化进程对暴雨过程的影响——以“7·21”暴雨为例[J]. 地理学报, 2020, 75(1): 113-125. |
[4] |
何书金, 刘昌明, 袁振杰. 从《地理学报》创刊85年载文审视中国地理学发展特征[J]. 地理学报, 2019, 74(11): 2209-2229. |
[5] |
秦静,李郎平,唐鸣镝,孙岩,宋昕芮. 基于地理标记照片的北京市入境旅游流空间特征[J]. 地理学报, 2018, 73(8): 1556-1570. |
[6] |
王宏,阎建忠,李惠莲. 中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的森林转型及其解释[J]. 地理学报, 2018, 73(7): 1253-1267. |
[7] |
孙威,毛凌潇. 基于CiteSpace方法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演化[J]. 地理学报, 2018, 73(12): 2378-2391. |
[8] |
孙超, 钟少波, 邓羽. 基于暴雨内涝灾害情景推演的北京市应急救援方案评估与决策优化[J]. 地理学报, 2017, 72(5): 804-816. |
[9] |
程维明, 刘樯漪, 申元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的地貌学研究现状与效应[J]. 地理学报, 2016, 71(7): 1255-1261. |
[10] |
张春丽, 仇方道, 刘继斌. 中国SCI地学期刊的刊文内容与热点对比——基于四种刊物高被引论文的分析[J]. 地理学报, 2016, 71(11): 2049-2056. |
[11] |
贺灿飞, 郭琪, 马妍, 范帅邦, 赵瑜嘉. 西方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J]. 地理学报, 2014, 69(8): 1207-1223. |
[12] |
薛东前, 黄晶, 马蓓蓓, 康亚丽. 西安市文化娱乐业的空间格局及热点区模式研究[J]. 地理学报, 2014, 69(4): 541-552. |
[13] |
程叶青, 王哲野, 马靖. 中国区域创新的时空动态分析[J]. 地理学报, 2014, 69(12): 1779-1789. |
[14] |
张亦弛, 刘昌明, 杨胜天, 刘晓燕, 蔡明勇, 董国涛, 罗娅. 黄土高原典型流域LCM模型集总、半分布和分布式构建对比分析[J]. 地理学报, 2014, 69(1): 90-99. |
[15] |
李建国, 濮励杰, 朱明, 张润森. 土壤盐渍化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热点[J]. 地理学报, 2012, 67(9): 1233-12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