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黄海, 田尤, 刘建康, 张佳佳, 杨东旭, 杨顺. 藏东地区斜坡土壤冻融侵蚀力学机制及敏感性分析[J]. 地理学报, 2021, 76(1): 87-100. |
[2] |
刘文超, 刘纪远, 匡文慧. 陕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土壤保护效应的时空特征[J]. 地理学报, 2019, 74(9): 1835-1852. |
[3] |
王欢,高江波,侯文娟.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喀斯特不同地貌形态类型区土壤侵蚀定量归因[J]. 地理学报, 2018, 73(9): 1674-1686. |
[4] |
钱庆欢,王世杰,白晓永,周德全,田义超,李琴,吴路华,肖建勇,曾成,陈飞. 基于允许流失量和正负地形源汇理论的喀斯特关键带土壤侵蚀研究[J]. 地理学报, 2018, 73(11): 2135-2149. |
[5] |
钟莉娜, 王军, 赵文武. 多流域降雨和土地利用格局对土壤侵蚀影响的比较分析——以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为例[J]. 地理学报, 2017, 72(3): 432-443. |
[6] |
马延东, 赵景波, 罗小庆, 邵天杰, 岳大鹏, 周旗. 巴丹吉林沙漠沙山区径流与地下水补给条件[J]. 地理学报, 2016, 71(3): 433-448. |
[7] |
高海东, 李占斌, 李鹏, 贾莲莲, 徐国策, 任宗萍, 庞国伟, 赵宾华. 基于土壤侵蚀控制度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潜力研究[J]. 地理学报, 2015, 70(9): 1503-1515. |
[8] |
王乃瑞, 韩志勇, 李徐生, 陈刚, 王先彦, 鹿化煜. 河流纵剖面陡峭指数对庐山构造抬升的指示[J]. 地理学报, 2015, 70(9): 1516-1525. |
[9] |
查良松, 邓国徽, 谷家川. 1992-2013年巢湖流域土壤侵蚀动态变化[J]. 地理学报, 2015, 70(11): 1708-1719. |
[10] |
杨晓楠, 李晶, 秦克玉, 李婷, 刘婧雅. 关中—天水经济区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关系[J]. 地理学报, 2015, 70(11): 1762-1773. |
[11] |
李建国, 濮励杰, 徐彩瑶, 陈新建, 张云峰, 蔡芳芳. 1977-2014年江苏中部滨海湿地演化与围垦空间演变趋势[J]. 地理学报, 2015, 70(1): 17-28. |
[12] |
刘小喜, 陈沈良, 蒋超, 胡进, 张林. 苏北废黄河三角洲海岸侵蚀脆弱性评估[J]. 地理学报, 2014, 69(5): 607-618. |
[13] |
熊康宁, 李晋, 龙明忠. 典型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区水土流失特征与关键问题[J]. 地理学报, 2012, 67(7): 878-888. |
[14] |
钱蟒, 李有利, 司苏沛, 吕胜华, 王怡然. 新疆独山子的冲沟发育与断层新活动[J]. 地理学报, 2012, 67(5): 681-688. |
[15] |
谢云, 段兴武, 刘宝元, 刘刚, 冯艳杰, 高晓飞. 东北黑土区主要黑土土种的容许土壤流失量[J]. 地理学报, 2011, 66(7): 940-9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