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1986年8月笔者在海岸地震调查时在福建省惠安县净峰乡赤土尾村海岸潮间带后滨发现有长达60余米,宽20余米,厚30cm的泥炭层,部分为砂土所埋,下部为混合花岗岩风化残积层,风暴潮时泥炭层全为海水所淹。
徐起浩, 冯严基. 福建惠安县净峰乡海岸潮间带发现中全新世泥炭[J]. 地理学报, 1989, 44(2): 257-258.
[1] | 陈玮彤,张东,崔丹丹,吕林,谢伟军,施顺杰,侯泽宇. 基于遥感的江苏省大陆岸线岸滩时空演变[J]. 地理学报, 2018, 73(7): 1365-1380. |
[2] | 张君珏, 苏奋振, 周成虎, 左秀玲, 丁智, 李浩川. 不同海岸地貌背景下的南海周边岸带35年建设用地扩张分析[J]. 地理学报, 2016, 71(1): 104-117. |
[3] | 靳建辉, 李志忠, 胡凡根, 张辉, 王贤立, 夏菁, 姜锋, 邓涛, 靳姝豫, 刘秀铭. 全新世中晚期福建海岸沙丘记录的海岸环境与人类活动[J]. 地理学报, 2015, 70(5): 751-765. |
[4] | 张君珏, 苏奋振, 左秀玲, 方月, 杨娟. 南海周边海岸带开发利用空间分异[J]. 地理学报, 2015, 70(2): 319-332. |
[5] | 夏非, 张永战, 王瑞发, 张振克, 彭修强. 苏北废黄河水下三角洲沉积范围研究述评[J]. 地理学报, 2015, 70(1): 29-48. |
[6] | 李志强, 李维泉, 陈子燊, 朱雅敏. 华南岬间弧形海岸平面形态影响因素及类型[J]. 地理学报, 2014, 69(5): 595-606. |
[7] | 刘小喜, 陈沈良, 蒋超, 胡进, 张林. 苏北废黄河三角洲海岸侵蚀脆弱性评估[J]. 地理学报, 2014, 69(5): 607-618. |
[8] | 赵秧秧, 高抒, 王丹丹, 许振, 朱冬, 王晓枫. 盐沼前缘陡坎韵律性形态特征及其形成过程与机理[J]. 地理学报, 2014, 69(3): 378-390. |
[9] | 郭磊城, 何青, Dano ROELVINK, Zhengbing WANG, Mick VAN DER WEGEN. 河口海岸中长时间尺度动力地貌系统模拟研究与进展[J]. 地理学报, 2013, 68(9): 1182-1196. |
[10] | 吴德力, 沈永明, 方仁建. 江苏中部海岸潮沟的形态变化特征[J]. 地理学报, 2013, 68(7): 955-965. |
[11] | 徐进勇, 张增祥, 赵晓丽, 温庆可, 左丽君, 汪潇, 易玲. 2000-2012年中国北方海岸线时空变化分析[J]. 地理学报, 2013, 68(5): 651-660. |
[12] | 胡凡根, 李志忠, 靳建辉, 赵倩, 张辉, 王贤立, 夏菁, 陈秀玲. 基于释光测年的福建晋江海岸沙丘粒度记录的风沙活动[J]. 地理学报, 2013, 68(3): 343-356. |
[13] | 张晓祥, 严长清, 徐盼, 戴煜暄, 晏王波, 丁贤荣, 朱晨曦, 梅丹丹. 近代以来江苏沿海滩涂围垦历史演变研究[J]. 地理学报, 2013, 68(11): 1549-1558. |
[14] | 刘艳霞, 黄海军, 丘仲锋, 陈纪涛, 杨曦光. 基于影像间潮滩地形修正的海岸线监测研究——以黄河三角洲为例[J]. 地理学报, 2012, 67(3): 377-387. |
[15] | 高义, 苏奋振, 周成虎, 杨晓梅, 孙晓宇, 张丹丹. 基于分形的中国大陆海岸线尺度效应研究[J]. 地理学报, 2011, 66(3): 331-3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