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琨, 吕一河, 傅伯杰, 尹礼唱, 于丹丹. 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及其阈值[J]. 地理学报, 2020, 75(5): 949-960. |
[2] |
鲁大铭, 杨新军, 石育中, 王子侨. 黄土高原乡村体制转换与转型发展[J]. 地理学报, 2020, 75(2): 348-364. |
[3] |
刘彦随, 冯巍仑, 李裕瑞. 现代农业地理工程与农业高质量发展——以黄土丘陵沟壑区为例[J]. 地理学报, 2020, 75(10): 2029-2046. |
[4] |
刘晓燕, 刘昌明, 党素珍. 黄土丘陵区雨强对水流含沙量的影响[J]. 地理学报, 2019, 74(9): 1723-1732. |
[5] |
刘立程, 刘春芳, 王川, 李鹏杰. 黄土丘陵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研究——以兰州市为例[J]. 地理学报, 2019, 74(9): 1921-1937. |
[6] |
李越,宋友桂,宗秀兰,张治平,程良清. 伊犁盆地北部山麓黄土粒度端元指示的粉尘堆积过程[J]. 地理学报, 2019, 74(1): 162-177. |
[7] |
文琦,施琳娜,马彩虹,王永生. 黄土高原村域多维贫困空间异质性研究——以宁夏彭阳县为例[J]. 地理学报, 2018, 73(10): 1850-1864. |
[8] |
胡小猛, 周天航, 蔡顺, 陈硕, 刘毓阳, 陈美君. 大同火山活动在区域沉积中的记录和阶段性历史研究[J]. 地理学报, 2017, 72(9): 1669-1679. |
[9] |
高海东, 庞国伟, 李占斌, 程圣东.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潜力研究[J]. 地理学报, 2017, 72(5): 863-874. |
[10] |
钟莉娜, 王军, 赵文武. 多流域降雨和土地利用格局对土壤侵蚀影响的比较分析——以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为例[J]. 地理学报, 2017, 72(3): 432-443. |
[11] |
毛沛妮, 庞奖励, 黄春长, 查小春, 周亚利, 郭永强, 胡慧, 刘涛. 汉江上游黄土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区域对比[J]. 地理学报, 2017, 72(2): 279-291. |
[12] |
胡小猛, 蔡顺, 陈美君. 基于区域河湖地貌演化历史的大荔人化石层位年代分析[J]. 地理学报, 2016, 71(5): 864-872. |
[13] |
姚鲁烽, 王英杰. 罗来兴先生的地貌学研究[J]. 地理学报, 2016, 71(5): 883-892. |
[14] |
高海东, 李占斌, 李鹏, 贾莲莲, 徐国策, 任宗萍, 庞国伟, 赵宾华. 基于土壤侵蚀控制度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潜力研究[J]. 地理学报, 2015, 70(9): 1503-1515. |
[15] |
庞奖励, 黄春长, 周亚利, 查小春, 张玉柱, 王蕾彬. 郧县盆地风成黄土—古土壤与汉江I级阶地形成年龄研究[J]. 地理学报, 2015, 70(1): 63-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