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报 ›› 1986, Vol. 41 ›› Issue (4): 321-331.doi: 10.11821/xb198604004
方光迪
出版日期:
1986-10-15
发布日期:
1986-10-15
Fang Guangdi
Online:
1986-10-15
Published:
1986-10-15
摘要: 降水与农业关系密切。降水量的多寡及其时空变化特征直接影响着各地的农业生产活动、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各地旱、涝灾害的发生与发展。降水是农业自然资源的重要内容。
方光迪. 三江地区降水与农业[J]. 地理学报, 1986, 41(4): 321-331.
Fang Guangdi. THE PRECIPITATION AND AGRICULTURE INSANJIANG REGION[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86, 41(4): 321-331.
[1] | 温庆志, 孙鹏, 张强, 姚蕊. 非平稳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构建及中国未来干旱时空格局[J]. 地理学报, 2020, 75(7): 1465-1482. |
[2] | 魏素豪, 李晶, 李泽怡, 宗刚. 中国农业竞争力时空格局演化及其影响因素[J]. 地理学报, 2020, 75(6): 1287-1300. |
[3] | 李双双, 汪成博, 延军平, 刘宪锋. 面向事件过程的秦岭南北极端降水时空变化特征[J]. 地理学报, 2020, 75(5): 989-1007. |
[4] | 欧阳竹, 邓祥征, 孙志刚, 龙花楼, 张林秀, 李发东, 金贵. 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区域农业研究[J]. 地理学报, 2020, 75(12): 2636-2654. |
[5] | 房艳刚, 刘建志. 东北地区县域粮劳变化耦合模式与乡村发展类型[J]. 地理学报, 2020, 75(10): 2241-2255. |
[6] | 刘彦随, 冯巍仑, 李裕瑞. 现代农业地理工程与农业高质量发展——以黄土丘陵沟壑区为例[J]. 地理学报, 2020, 75(10): 2029-2046. |
[7] | 王芳, 张晋韬. 《巴黎协定》排放情景下中亚地区降水变化响应[J]. 地理学报, 2020, 75(1): 25-40. |
[8] | 何丽烨, 程善俊, 马宁, 郭军. 海河流域夏季降水关键区季内演变及其环流配置的定量化分析[J]. 地理学报, 2020, 75(1): 41-52. |
[9] | 刘晓琼, 吴泽洲, 刘彦随, 赵新正, 芮旸, 张健. 1960-2015年青海三江源地区降水时空特征[J]. 地理学报, 2019, 74(9): 1803-1820. |
[10] | 梁鑫源, 李阳兵, 邵景安, 刘雁慧, 冉彩虹. 三峡库区山区传统农业生态系统转型[J]. 地理学报, 2019, 74(8): 1605-1621. |
[11] | 曾岁康,雍斌. 全球降水计划IMERG和GSMaP反演降水在四川地区的精度评估[J]. 地理学报, 2019, 74(7): 1305-1318. |
[12] | 李裕瑞,曹智,龙花楼. 发展乡村科学,助力乡村振兴——第二届乡村振兴与乡村科学论坛综述[J]. 地理学报, 2019, 74(7): 1482-1486. |
[13] | 陆福志,鹿化煜. 秦岭—大巴山高分辨率气温和降水格点数据集的建立及其对区域气候的指示[J]. 地理学报, 2019, 74(5): 875-888. |
[14] | 杨家伟, 陈华, 侯雨坤, 赵英, 陈启会, 许崇育, 陈杰. 基于气象旱涝指数的旱涝急转事件识别方法[J]. 地理学报, 2019, 74(11): 2358-2370. |
[15] | 辛蕊, 段克勤. 2017年夏季秦岭降水的数值模拟及其空间分布[J]. 地理学报, 2019, 74(11): 2329-23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