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报 ›› 1986, Vol. 41 ›› Issue (1): 51-58.doi: 10.11821/xb198601006
彭补拙
出版日期:
1986-01-15
发布日期:
1986-01-15
Peng Buzhuo
Online:
1986-01-15
Published:
1986-01-15
摘要: 南迦巴瓦峰(以下简称南峰)是喜马拉雅山脉东端的最高峰,海拔7782米,矗立在雅鲁藏布江大拐湾的内侧。山高谷深,极为壮观,具有相当完整的垂直自然带谱,确是研究山地自然地理问题的良好场所。
彭补拙. 关于西藏南迦巴瓦峰地区垂直自然带的若干问题[J]. 地理学报, 1986, 41(1): 51-58.
Peng Buzhuo . SOME PROBLEMS OF VERTICAL ZONATION IN MT.NAMIAGBARWA AREA[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86, 41(1): 51-58.
[1] | 杜军, 胡军, 尼玛吉, 次旺顿珠. 1981-2017年西藏“一江两河”流域5 cm地温及其界限温度时空变化特征[J]. 地理学报, 2019, 74(9): 1821-1834. |
[2] | 牛方曲, 封志明, 刘慧. 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方法在西藏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应用[J]. 地理学报, 2019, 74(8): 1563-1575. |
[3] | 吴宜进,赵行双,奚悦,刘慧,李畅. 基于MODIS的2006-2016年西藏生态质量综合评价及其时空变化[J]. 地理学报, 2019, 74(7): 1438-1449. |
[4] | 杜军, 马鹏飞, 潘多. 1981-2014年西藏各时次气温的变化趋势分析[J]. 地理学报, 2016, 71(3): 422-432. |
[5] | 田原, 余成群, 雒昆利, 武建双, 张宪洲, 倪润祥, 田兴磊. 西藏地区天然水的水化学性质和元素特征[J]. 地理学报, 2014, 69(7): 969-982. |
[6] | 拉巴次仁, 索朗加措, 白玛. 1981-2010年西藏霜冻日数的变化特征[J]. 地理学报, 2014, 69(5): 690-696. |
[7] | 杜军, 路红亚, 建军. 1961-2010 年西藏极端气温事件的时空变化[J]. 地理学报, 2013, 68(9): 1269-1280. |
[8] | 唐小萍, 闫小利, 尼玛吉, 路红亚. 西藏高原近40年积雪日数变化特征分析[J]. 地理学报, 2012, 67(7): 951-959. |
[9] | 杜军, 杨志刚, 石磊, 马鹏飞. 近50年西藏冷暖冬的气候变化特征[J]. 地理学报, 2011, 66(7): 885-894. |
[10] | 朱竑, 韩亚林, 陈晓亮. 藏族歌曲对西藏旅游地形象感知的影响[J]. 地理学报, 2010, 65(8): 991-1003. |
[11] | 边多, 边巴次仁, 拉巴, 王彩云, 陈涛. 1975-2008 年西藏色林错湖面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 地理学报, 2010, 65(3): 313-319. |
[12] | 胡军, 杜军, 边多, 左慧林, 格桑, 杨勇. 西藏地温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J]. 地理学报, 2007, 62(9): 925-934. |
[13] | 高志友, 王小丹, 尹观. 雅鲁藏布江径流水文规律及水体同位素组成[J]. 地理学报, 2007, 62(9): 1002-1007. |
[14] | 杜军, 边多, 胡军, 廖健, 周明君. 西藏近35 年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地理学报, 2007, 62(5): 492-500. |
[15] | 刘刚, 沈镭. 1951~2004 年西藏产业结构的演进特征与机理[J]. 地理学报, 2007, 62(4): 364-3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