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珠江三角洲形成发育演变》一书是由广州地理研究所黄镇国等撰写,1982年由科学普及出版社广州分社出版。
曾昭璇. 评《珠江三角洲形成发育演变》[J]. 地理学报, 1985, 40(4): 383-384.
Zeng Zhaoxuan.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85, 40(4): 383-384.
[1] | 安宁,冯秋怡,朱竑. 基于报业话语的广州非裔社区的空间想象分析[J]. 地理学报, 2019, 74(8): 1650-1662. |
[2] | 郭超,蒙红卫,马玉贞,李丹丹,胡彩莉,刘杰瑞,雒聪文,王凯. 藏南羊卓雍错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记录的过去2000年环境变化[J]. 地理学报, 2019, 74(7): 1345-1362. |
[3] | 林荣平, 周素红, 闫小培. 1978年以来广州市居民职住地选择行为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的代际差异[J]. 地理学报, 2019, 74(4): 753-769. |
[4] | 杨莹,林琳,钟志平,欧莹莹,徐茜,蒙美昀,郝珊. 基于应对公共健康危害的广州社区恢复力评价及空间分异[J]. 地理学报, 2019, 74(2): 266-284. |
[5] | 吴蓉,黄旭,刘晔,李志刚. 广州城市居民地方依恋测度与机理[J]. 地理学报, 2019, 74(2): 379-393. |
[6] | 炊郁达, 黄春长, 庞奖励, 周亚利, 张玉柱, 郭永强, 王海燕, 赵琪琪. 青海喇家遗址土壤序列及史前山洪泥流灾难释光测年研究[J]. 地理学报, 2019, 74(11): 2371-2384. |
[7] | 贾彬彬,周亚利,赵军. 新疆阿尔泰山东段冰碛物光释光测年研究[J]. 地理学报, 2018, 73(5): 957-972. |
[8] | 方创琳,王振波,马海涛. 中国城市群形成发育规律的理论认知与地理学贡献[J]. 地理学报, 2018, 73(4): 651-665. |
[9] | 杨文越,曹小曙. 居住自选择视角下的广州出行碳排放影响机理[J]. 地理学报, 2018, 73(2): 346-361. |
[10] | 陈淳,袁振杰,朱竑. 城镇化背景下广州流动儿童对“家”空间的建构[J]. 地理学报, 2018, 73(12): 2440-2451. |
[11] | 周素红, 宋江宇, 宋广文. 广州市居民工作日小汽车出行个体与社区双层影响机制[J]. 地理学报, 2017, 72(8): 1444-1457. |
[12] | 张玉柱, 黄春长, 陈莹璐, 谭志海, 杨利荣, 张云翔, 邱海军, 刘波, 赵发珠. 新仙女木期黄河晋陕峡谷古风成沙层年代及其物质来源[J]. 地理学报, 2017, 72(5): 790-803. |
[13] | 谭章智, 李少英, 黎夏, 刘小平, 陈逸敏, 李威贤. 城市轨道交通对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效应[J]. 地理学报, 2017, 72(5): 850-862. |
[14] | 傅辰昊, 周素红, 闫小培, 柳林, 陈蔚珊. 广州市零售商业中心的居民消费时空行为及其机制[J]. 地理学报, 2017, 72(4): 603-617. |
[15] | 陶伟, 王绍续, 朱竑. 广州拾荒者的身体实践与空间建构[J]. 地理学报, 2017, 72(12): 2199-2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