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戴尔阜, 黄宇, 吴卓, 赵东升. 内蒙古草地生态系统碳源/汇时空格局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J]. 地理学报, 2016, 71(1): 21-34. |
[2] |
王彦君, 吴保生, 王永强, 钟德钰. 黄河内蒙古河段非汛期和汛期冲淤量计算方法[J]. 地理学报, 2015, 70(7): 1137-1148. |
[3] |
苏腾, 王随继, 梅艳国. 水库联合运行对库下汛期河道过水断面形态参数变化率的影响——以黄河内蒙古河段为例[J]. 地理学报, 2015, 70(3): 488-500. |
[4] |
金双彦, 张遂业, 马志瑾, 张萍. 水量统一调度以来黄河内蒙古河段耗水量分析[J]. 地理学报, 2015, 70(3): 501-508. |
[5] |
李仕冀, 李秀彬, 谈明洪. 乡村人口迁出对生态脆弱地区植被覆被的影响——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J]. 地理学报, 2015, 70(10): 1622-1631. |
[6] |
刘宪锋, 朱秀芳, 潘耀忠, 李双双, 张东海, 刘焱序. 近53年内蒙古寒潮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地理学报, 2014, 69(7): 1013-1024. |
[7] |
胡云锋, 刘纪远, 巴图娜存, 甄霖. 内蒙古中东部地区137Cs背景值的确定[J]. 地理学报, 2014, 69(3): 343-352. |
[8] |
戴尔阜, 翟瑞雪, 葛全胜, 吴秀芹. 1980s-2010s内蒙古草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其变化[J]. 地理学报, 2014, 69(11): 1651-1660. |
[9] |
穆少杰, 李建龙, 陈奕兆, 刚成诚, 周伟, 居为民. 2001-2010 年内蒙古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J]. 地理学报, 2012, 67(9): 1255-1268. |
[10] |
殷贺, 李正国, 王仰麟, 蔡福. 基于时间序列植被特征的内蒙古荒漠化评价[J]. 地理学报, 2011, 66(5): 653-661. |
[11] |
张戈丽, 徐兴良, 周才平, 张宏斌, 欧阳华. 近30 年来呼伦贝尔地区草地植被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 地理学报, 2011, 66(1): 47-58. |
[12] |
耿元波, 罗光强. 内蒙古羊草草原呼吸的影响因素分析和区分[J]. 地理学报, 2010, 65(9): 1058-1068. |
[13] |
陈效逑,王恒. 1982-2003 年内蒙古植被带 和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J]. 地理学报, 2009, 64(1): 84-94. |
[14] |
王乃昂,黄银洲,何彤慧,冯文勇,隆浩,程弘毅. 鄂尔多斯高原古城夯层沙的环境解释[J]. 地理学报, 2006, 61(9): 937-945. |
[15] |
申洪源,贾玉连,李徐生,吴敬禄,魏灵,王朋岭. 内蒙古黄旗海不同粒级湖泊沉积物Rb、Sr组成与环境变化[J]. 地理学报, 2006, 61(11): 1208-1217. |